第40章 修身、治國、平天下! (第2/4頁)
皇甫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之力一樣。
在修道的數個境界之中,天人期及以後境界的修道高手最注重心性修為。這個時期之後,道法的提升和心性修為息息相關。修道的各個境界,天人期為一個質變的階段。
這個時期之所以命為天人,正是寓意,人與天合,天心人心的意思。論心性修為,一個幾百歲的修道者拍馬也趕不上一個終身浸淫儒家典籍的大儒。修道者修上幾百年,大部分時間
都是修的道法,而並非心境。而儒家講究的就是心境圓滿,外物不能加,諸邪不能侵。
天心大亂三百年,邪道肆虐,百家之中,邪道最不喜歡的就是儒家。儒家倡導治國平天下,天下太平,邪道就得中落。按照邪道的想法,天下的儒生自然是死絕最好,以後就再沒有什麼人說
邪不壓正了。但三百年的兵戈動亂,邪道殺伐都沒能滅盡天下的大儒,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這些大儒雖然形體枯朽,但內心圓滿,一聲呵斥,直接震的這些邪道高手精氣破散,
破功而亡。以至於邪道中人只能透過控制那些割據的勢力,去迫害那些詩禮世家。
因為儒家在修煉心方面絕對優勢,許多修道士都會去參悟儒家的典籍,用來提升自己的心性,靈魂境界。甚至一些修道界強者,還會為了心性修煉方面的問題,專門登門向大儒請教學問。
誦讀片刻之後,林君玄從一旁取過宣紙,攤在岩石上,想了想,提起蘸墨的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三組字:“修身,治國,平天下!”
儒家所提倡書生一生的抱負盡縮於這三個詞語之間。望著這七個字,林君玄陷入了沉思。越是大儒,修養越深,越出名,離朝廷就越近。
而其提倡的觀點,便越接近於這四個字。大儒心境修為高深,不敢說圓滿,至少是接近圓滿的。而大儒的境界顯然與這七個字是有關係的。
“修身,治國,平天下,從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世俗盡展胸中抱負,但真實的應該不只是這樣才對,”林君玄低著,半晌,突然提筆在‘修身’
二字下方,寫上一行小字‘己身’。
修身,修的自然是自己的‘身’這個身是卻身心的意思。天下絕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止步於這個境界。天下儒生眾多,但真正能靠一喝,震散邪道高手全身精氣的,
卻只有大儒才能做到。雖然在修身這一步,只有大儒達到極致。
修身之後,第二步為治國。林君玄想了想,又在治國後,加了一行小字:帝王身。大儒入於朝廷,處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