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2/4頁)
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經歷過,甚至曾經比許多人還要困苦貧寒過,每年冬天都在飢寒jiāo迫的生死邊緣掙扎,要不是上天錘鍊,估計現在白骨都不知道在那座荒冢裡化作huáng土了。
所以沒有人比他更加理解這種感受。
劉楨看到他的表情,就苦笑道:“你不必如此驚喜,這也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此物雖然好種好活,卻喜溼不喜gān,耐旱不耐寒,即便種子帶回來,也只能現在豫章,閩越,巴蜀一帶先試種,還不一定能成功。”
歷史上,木棉雖然在戰國時期就有種植,但也僅限於海南和廣東沿海一帶,知者寥寥,直到宋元時期才在中原大地廣泛種植,由於棉花種植時間短,成本低,又比養蠶來得容易得多,在那以後就取代了蠶絲,後者物以稀為貴,反倒成了有錢人家才會使用的織物。
而棉花,卻真正變成“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的好東西。
但陳素卻沒有被她這番話打擊到。
試想一下,這種木綿既然有種子,那就一定是可以種植的。植物再繁瑣,照料起來也不會比養蠶取絲更麻煩,再說養蠶取絲需要不少人手去照料,如果這種木綿能夠種到開花,也就意味著可以取出花蕊來用了,而且樹木的壽命可比蠶長多了,這又節省了許多成本。
可以想象,如果這件事情能夠成功的話,從此每逢寒冬,會救回多少條人命?
那可真是功在千秋,衣被天下的大好事了!
陳素拱手道:“子望自當義不容辭,還請公主給我調派十數人手,我隨時便可出發。”
他臉上不僅沒有一絲不情願,還流露出一點亟不可待的迫切。
見他如此心急,劉楨好笑之餘,也覺得很欽佩。
換了別人,年紀輕輕就執掌北軍,正是位高權重,chūn風得意之時,卻讓他千里迢迢去南蠻之地找什麼種子,這種未必有過,未必有功的事情,心裡肯定一千一萬個不樂意,也就是陳素,還會興致勃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她道:“子望何須著急?就算再快,起碼也得十天半個月後才能出發,南越氣候溼熱,得讓太醫先為你們配上一些草藥,免得去了之後還未尋到,就先病倒了。”
陳素點點頭:“公主所慮周全,是我魯莽了。”
劉楨開他玩笑:“你現在不想去雁門關帶兵了?說不定還能有機會與匈奴一戰呢!”
陳素笑道:“與匈奴打仗,也是為了讓百姓能過點安生日子,如今公主讓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