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單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只是做側面烘托,至於正面的描繪,就不去管它了。
所以,在電影裡,看到的只是這些左翼作家們,一起吃飯聊天,還有排演戲劇什麼的。
可是,這總給人一種差點兒意思的感覺。
現在的這部話劇,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知道,看話劇的觀眾,本身的鑑賞力要高一些。
這只是一個客觀的現實而已,並不涉及其他。
原因很簡單,話劇的票價比電影票高的多了嘛。
能花這麼多錢來看話劇的,要不是真愛,那就是湊熱鬧的嘍。
大多應該是比較有研究,或者,老話劇粉的人才ok的吧。
所以,鮑菁菁估摸著,這蓬蒿劇場裡的觀眾,大多應該是知道當年左翼作家聯盟的一些戰鬥情況。
如此來說,那這部話劇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
對觀眾們的口味。
而接著,這部話劇《蕭紅》,就上演了一出有一出蕭紅的作品。
不過,並非是什麼作品都拿出來演一遍。
其中有重點的。
比如《生死場》。
向陽跟萬倩倆人,就演了那二里半跟麻面婆。
他們倆人可真的是夠慘的。
這部裡面還有其他的人物,於是乎,張光苝,李幼賓,甚至張毅,等人,都來客串。
還有丫丫呢……
而之後的《呼蘭河傳》裡面,那就有趣了。
紫楓妹妹出現了。
她以一個小姑娘的口吻,來講述呼蘭河的故事。
那紅透透的柿子,彷彿在小姑娘的口中,越發的明豔了。
直到最後,自然也是以蕭紅的逝世結束,這是應該的。
但這部話劇跟那部電影《黃金時代》,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
話劇是用蕭紅的作品來講故事的,這些作品拼湊起來,講述了蕭紅這個女作家的一生。
而其中還用了《黃金時代》的一些鏡頭畫面以及唸白。
可以說,更加的完整跟豐富。
最為讓人感慨的是,這樣不是很好的嗎?
對呀,蕭紅的作品裡,很多都是她自己的故事,而以這些作品來拼湊,勾勒出蕭紅來。
好像這樣才更好的吧。
鮑菁菁實在是沒想到,那個向陽竟然會這樣編劇。
不過……嗯,這也不算是什麼太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