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按部就班的產業升級 第一更 (第3/3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座人議論得興高采烈,朱濟世只是帶著微笑看著大家,心裡面禁不住有點得意。現在的中國並不是全面落後於西方,如果不是自己橫空出世,再有個幾十年,到了清末的時候就很難追趕了。
現在的歐洲只是經歷了一次工業革命,除了紡織和造船兩個行業遙遙領先之外,在別的方面並無壓倒性的優勢,追趕起來並不費勁兒。最要緊的是,眼下的中國特別是廣東根本不缺資本!光是滙豐銀行在這段時間裡面吸納到的存款就超過一萬萬兩了!摺合成英鎊也有三千多萬。而且現在中國的茶業、絲綢在國際上還有相當強大的競爭力,如果不是鴉片輸入造成的白銀外流,中國還能保持較大的貿易順差,這可都是發展工業化所必需的條件。
看來自己還真是穿了個少時代啊,要再晚幾十年,這國可就不那麼好救了。
想到這裡,朱濟世忍不住也有些眉飛色舞,笑著舉杯對一眾行主道:“諸位行主,本王和北京的道光皇帝不一樣,本王是商人出身,復興大明的軍費,都是本王從工商業中得來的,所以工商實是我大明覆國之本!”
聽到這話,一旁的左宗棠、葉名琛和陸培芳幾個“大儒”的臉色都是微微一變,中國自古可就是以農為本,以工商為末的……
朱濟世掃了眼左宗棠、葉名琛和陸培芳,笑眯眯地道:“這農商兩業,其實並不對立,而是需因地制宜。如歐羅巴之洲中,英吉利是島國,地狹人多,是沒有以農立國的條件,所以只能大辦工商,我廣東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如法蘭西、俄羅斯兩國,平原寬闊,土地富饒,因此能以農牧為國基。再以農牧業的收入來扶植工商,也成就了一番霸業。”
三個大儒互相看了看,都知道朱濟世這話是說給他們聽的。左宗棠放下酒杯,衝朱濟世拱拱手道:“王上,您也說了廣東人多地窄,若再不大力發展農耕,這千萬黎民的口中之食,該從何而來?還請王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