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良偉看到劉懷信屍體的那一刻,不是不害怕,不是不驚慌。他的腦子是混亂的,可又有一條隱約的線在浮現。
他想起了那封匿名信。
那是張希鈺死後第三個月,某個炎熱的夏日夜晚,張良偉推開門出去買啤酒,老婆在睡覺,家裡死氣沉沉讓人呆不下去。
門口地上躺著個信封,最普通那種黃皮的,上面寫著“張希鈺爸爸收”。
他拿起來開啟,瞳孔猛地一縮。
白色A4紙上只有兩行黑色鋼筆字:
【張希鈺爸爸:
張希鈺是為情自殺,她和一個大人在一起了,那個人辜負了她。】
張良偉沒有把這封信交給警察。
他在工地經常處理各種糾紛,也懂一些法。張希鈺的屍體早已火化,死前按照父母心願沒有解剖驗屍,警方早已結案,加上校方明顯捂著壓著的堅決態度,他覺得交上去也沒有用。而且就算找到那個男人又怎麼樣?女兒跳樓自殺,監控拍得清清楚楚只有她一個人上樓,那個男人完全可以矢口否認,又能把那人怎麼辦?
那時,失去女兒不久的張良偉還處於情緒混亂狀態,決定自己找出那個男人復仇。
幾乎理所當然的,他認為那個“大人”,是學校的男老師。第一,高中的時間非常緊張,女兒不太有機會接觸到別的成年男人;第二,他知道二十九中這些年很是招聘了一些高校碩博士,都很年輕。而且新聞中電視裡,這種禽獸事還少嗎?
張良偉把目光投向了高中部所有可能和女兒有密切接觸的年輕男老師,這其中也包括方辰宇和劉懷信。他會去學校家屬樓小區、還有家長當中,打探他們的訊息,故意和他們接觸,甚至暗中跟蹤過幾次,但是一無所獲。他們看起來都太正常了,每天忙碌於工作,也沒有任何與女學生的緋聞傳出。
漸漸的,張良偉開始懷疑,那封信或許只是惡作劇。
死去的女兒在這個父親心中的形象,隨著時間流逝,一天天自動美化。他忘記了女兒身上曾經令他咬牙切齒的種種不好,只記得她的漂亮、聰明和善良。他甚至清楚記起女兒一兩歲時的模樣,多麼冰雪可愛的小傢伙。他想從出生開始,他們兩口子就把她當成世間珍寶,為什麼隨著她一天天長大,他們的眼裡就只剩下了成績、體面和前途,忘了真正的寶貝其實是她本身呢?
所以他想,那麼好的女兒,怎麼可能做那樣的事?這一定是汙衊!
直至昨晚,張良偉收到劉懷信那條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