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舉子紛紛清點行囊,準備再次下場。
柳平城也不例外。這個距離皇城不太遠、搭馬車半月就能看見皇城城牆的小城中,近日陸續來了些外地考生。
因是新增恩科,便不像以往那般設在春季,反而將會試時間定在了秋季,距開考尚有大半年,但不少人得知後已馬不停蹄趕了來,一些人囊中羞澀,住不起京城,便先在柳平城租房住下。
小小的柳平城文風日盛,三不五時便開起一場文會,筆墨官司更是不少。這一日,小茶樓裡再次掀起了一場文人之爭,兩方人馬就孔聖人的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爭得面紅耳赤,幾乎要打起來,還是巡邏的官兵經過,才讓他們暫時停歇。
小茶樓外,一位少年路過。
若是尋常人,聽了那些或激昂或熱烈的言辭,少不得要熱血上頭加入其中,茶館外不少閒漢也探著頭聽那群書生激烈爭辯,可少年卻連一個眼神也欠奉,徑自離開。
但茶館中的學子們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少年雖穿著粗布衣裳,並未做儒生打扮,可他氣質不凡,容貌極盛,實在叫人難以忽略。一外來讀書人忍不住道:“那位小兄臺好氣度,不知是否也要上京趕考,若能同行,還可同他探討探討。”
另一位青衣方巾的書生知道他說的是誰,冷笑一聲:“張兄說笑了,那人我聽過,是柳平城本地人,雖也讀書,可因名聲有汙,夫子不願教他,也沒有人肯替他互結作保,如今連個童生也算不上。”
“當真?”張姓書生不願相信自己竟看走了眼,再去探頭看時,那出眾少年已經消失在了人群中。
“我還能騙你不成。那人姓姜,名叫姜遺光,在柳平城也是出了名的無人敢惹。”青衣書生見四周人目光都投了來,不少人更是搬椅子坐近了些,更加得意,聲音不自覺大了些。
“無人敢惹?為何?他不好相處麼?”
“那倒不是,他這人……”青衣書生搖搖頭,眉頭不自覺皺起,“他這個人吧,真要說起來,沒什麼脾氣,也沒同人起過爭執,但就是邪門得緊,誰和他走得近誰倒黴。”
“他原本家境尚可,父母早逝後,姜家敗落下去,被一個老仵作收養,供他讀書。只是他進學沒一年,賞識他的夫子不知怎麼地,在家中出了意外,去了。聽聞他曾有個要好的同窗邀他回家同住,沒幾日也死了。反正因著這些事兒,沒有夫子願意收他,也無人敢與他打交道……”說到這兒,青衣書生替自己倒杯茶,一飲而盡,做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