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應祥縣城 (第5/8頁)
林躍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古代的大戶為啥不怕奴僕不忠?有了賣身契,那就是掌握著對方的生死!”
“咱們在應祥縣建的礦場,買下的工人就只叫他們開礦,當然了,肯定不能跟劉土豪一樣,剝削太黑,反而雞飛蛋打,咱們肯定要實行965,包吃飽穿暖,子女上學。這個福利,在這會兒絕對是最高的,正常情況下,他們肯定不會有異心。再說,咱們得把礦場跟朝圩村完全隔離開啊,最多也就是衛星村跟礦場有聯絡吧,外地的田莊也照著這個來辦,這樣,田莊,礦場接觸到的核心幾乎沒有,也就沒啥可洩密的,最壞的情況就是洩露一點採礦的技術,製糖的竅門罷了。”
司娓娓聽著點點頭,“嗯,聽著的確可行。”
王大軍也表示贊同,“這個法子是比衛星村的模式快多了。”
崔小強笑嘻嘻地,“你們不是沒想到這個法子,就是有顧慮唄……社會主義一下子變成了封建主義,確實挺難接受的。但是咱們要明白,幹什麼都得循序漸進的。就算咱們要搞小農莊式的田園社會主義,也得先有人有資本不是?自上而下,從社會主義變成封建主義很難,但從封建主義變成社會主義可簡單多啦!”
回到村子,司娓娓叫上朝圩村的幾個人開了個簡短的會,定下了要買農莊和礦山的方案。
眼下礦山的需求比較緊急,就先去買礦山。
這次司娓娓出村的時候,就帶了一個年輕小夥,楊添才。
楊添才是楊二爺爺的遠房侄孫子,楊二爺爺開鐵匠鋪,從一個坐等養老金髮放的閒散孤老頭,一下子變成了村裡很重要的鐵匠鋪的負責人,老漢一下子就抖起來了。
村裡派去跟他做學徒的幾個年輕人,老漢還要挑撿一番,覺得合格有材料了才肯收下。
這個楊添才就是楊二爺爺比較滿意的徒弟之一。
因為村子裡的金屬材料嚴重不足,限制了村子的發展,所以司娓娓早就有去外頭買礦的打算,平時就讓幾個年輕人在學習著這方面的資料。
而關於採礦的資料,朝圩村肯定是不缺的,武三舅在採礦這方面的技術,絕對是綜合全方位的。探礦的技術有,小作坊的生產技術有,高度智慧機械化的也有。
武三舅那邊,甚至還開發出了檢測礦產的app,直接傳送過來。
現如今,司娓娓和楊添才的手機上,就都裝著這個app。
只不過手機電量有限,他們平時,除非碰到緊急情況,不然是絕對不開的。
年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