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理,分送各部,需要請示旨意的,便送到武英殿去。聖旨下發後,各科給事中們抄錄登記,送到宮外,並時刻按照皇帝的意思監督處理情況,事成記錄在冊登出,事不成則上書彈劾,其實是一個監察機構,有點像是秘書。
魏忠德是一個太監,如果在明朝中後期,他這麼受寵信的大伴,當然可以隨意出入此處,甚至還能和首輔次輔交上朋友,在司禮監擅權專政,做一做馮保,但現在是明初,朱元璋下了明確的命令,甚至還在宮門口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牌子,違者處以剝皮的極刑,魏忠德哪裡敢進去,只能在門口先通傳一聲。
很快一個吏科給事中出來了:“魏公公,你有什麼旨意告訴我們?”
“不是旨意。”魏忠德道,“太子殿下譴我來找一樣奏書,應該是這兩天從廣州番禺送上來的。”
“啊。”吏科給事中道,“如果是三天前到的,我們已經分門送走了,也許在中書省那裡,也許在皇上那裡。”
魏忠德沒說話,只笑了笑。
給事中馬上領悟深意,暗罵自己糊塗,抬手請道:“公公跟我來。”
到了房裡,給事中關上門出去,留魏忠德在裡面翻找。魏忠德找了半天,甚至連別的省份也翻過了,還是一無所獲。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出去對等在門口的給事中道:“大人能不能帶我去登出的庫房看看?”
給事中道:“既然是殿下的吩咐,那當然可以。”
魏忠德道:“自然是殿下的意思。”
庫房外日日夜夜有小火者看守,不過到底是登出了的東西,看管起來難免不夠仔細,許多奏疏上都落了灰,人一進去,地上甚至捲起一層肉眼可見的細小煙塵。
領他來的小吏殷勤周到,提出幫魏忠德一起尋找,被他婉言拒絕後送了出去。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後,魏忠德終於在角落裡發現一封來自番禺的急信,看日期明明是新的,卻被放入了這樣的地方。
將它踹入袖裡,魏忠德回到大內,坐在自己屋中的椅上剛喝了口茶,外面就跑進來幾個小太監搶著給他扇風遞冰,還有一個打算跪下給他脫靴捏腳。
“起來,我一會兒還要趕回春和殿服侍太子爺。”魏忠德道,“你們叫個訊息靈通的人來,我要問事。”
“是。”跪下的那個太監跑出去,領回來一個只有十三四歲模樣的少年。
“六科廊這幾日有誰去過?”
小太監道:“回公公,這個奴婢不好說,各部官員來來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