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掏心、骷髏伴眠的殘害事件,蚊蟲尚且令人害怕,何況這些。有幾個人能忍受的了?
如果用道士妖怪參與調查,相當於任由邪魔外祟作亂,衝擊秩序,想必這也是天道從前加以限制的原因之一。
朱標只得轉變想法:“那就讓三法司共同審理,怎麼說張昶也是中書的參知政事,不能草率處理。”
“證據確鑿,怎麼叫草率。”朱元璋把桌上的兩張紙抓起來,“你看看這些,暗線來報,楊憲動了一次手,說明另一張是真的。你說是哪個?”
沒等朱標回答,朱元璋就繼續道:“不管是哪個,他都得死,而且咱要他比死還難受!”
“兒臣只是對誅九族這一點……”
話音未落,門外有人進來了。
“臣浙江道巡茶御史袁凱叩見陛下。”
來人是一個留著細長鬍須的老頭,依稀能夠看出來帽子下的頭有點禿,面相精明,嘴角下撇,看起來有點嚴肅——作為十三道監察御史必然有其能力。
黃禧應該是被交代過有人來了以後可以直接放進來的命令,所以朱標沒聽到通傳聲。
“起來吧。”朱元璋道,“你來的正好,咱和太子有爭執,你來評評理。”
倒黴。
朱標和袁凱心裡同時浮現出這個詞。
一個是為了袁凱,還有一個也是為了袁凱。
“臣還不知道陛下與殿下在說什麼事情。”袁凱斟酌道,“臣不敢妄加揣測。”
“太子。你講給他聽。”
朱標把兩人的決定說了一遍。
袁凱的冷汗立時流了下來,張昶的事他是知道的,在京的官員,沒有幾個會不清楚那天朝會上的彈劾。
事情鬧得很大,錦衣衛查抄後就更大了。
怎麼辦呢?要是站在陛下這邊,就得罪了太子,站在太子這邊,就得罪了陛下,不殺張昶的家人,有通敵賣國的嫌疑,殺了他們,又有不仁殘暴的名聲,實在是四面為難,怎麼做都對前途有礙。
沉默。
朱元璋和朱標都看著袁凱,逼迫和憐憫的目光一同作用在他身上。
袁凱的腦子飛速運轉起來,知道如果非要得罪一個人,最好去得罪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父子的關係再怎麼好,大臣們畢竟也只能叫一個人陛下。可東宮那些僚屬一得罪,豈不是得罪了九成的朝廷?再者朝野間早有戲稱,陛下自己就是最大的太子黨,真的駁了殿下,指不定陛下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