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未曾料到,他們卻在河谷按兵不動,任憑牛苛的部隊在此苦戰。
牛苛的信使到來後,王恩寵等立即派人前往湯通部催促。
……
經過幾番催促,直至臨近未時,湯通終於率軍從石門山後方發起攻勢。
此時,山上的清軍已是強弩之末。
湯通軍的突然湧入,猶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各處寨牆的清軍紛紛敗退。
與此同時,在峰路山城的皇太極,亦下達了撤退的旨意。
石門山上,響起了清脆的鳴金收兵之聲。
山上的清軍如潮水般撤退,紛紛向西南方向的峰路山撤去。
牛苛軍順勢攻佔了各處山嶺,他們將旗幟高高插上山頭,歡呼雀躍,盡情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然而,牛苛心中卻並未湧起多少喜悅之情。
此次攻打石門山,各營的傷亡慘重,而戰果卻寥寥無幾。
石門山,不過數千清兵,而河對岸,卻有十幾萬之眾。
這場仗,究竟該如何打下去?
尤其是對湯通,牛苛更是恨得牙癢癢,這個陰險傢伙,是在故意消耗自己的兵力?
明軍在石門山戰役中取得勝利,戰略計劃初步成功。
洪承疇、張霖若、王恩寵等對此成果感到極為高興,並在後方大營中為牛苛、湯通等舉行了祝宴。
然而,宴會前發生了一場不愉快的插曲。
由於湯通軍配合不當導致牛苛軍傷亡較重,雙方軍將在宴前發生了激烈的口角,險些引發肢體衝突。
湯通在事後辯解稱,當時石門山的敵軍雖然敗退,但小淩河對面是敵軍主力,他擔心貿然行動會招致敵軍主力的反擊。
況且,牛苛麾下兵強馬壯,更有曹變蛟數萬精銳為後盾,可謂無憂無患。
而他湯通所部,直面敵軍主力,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的險境。
湯通口才了得,一番言辭,有理有據,三言兩語間,便將自己置身事外。
還隱約指責牛苛部貪功冒進,導致損失慘重。
實情也的確如此。
關鍵時刻,牛苛寧願孤軍奮戰,也不願請求曹變蛟的援軍,恐怕是擔心他人分一杯羹。
牛苛與湯通之間的爭執,令監軍王恩寵頭痛不已。
在大戰當前,任何對大將的處罰都可能影響軍心。
經過一番安撫,總算平息了這場風波。
而除了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