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黑螞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午,程遠坐直了身體背靠著柔軟的枕頭,正蹙眉思考著關於基因編碼改變的事情。
基因編碼,就是將一段DNA序列,編碼幾個mRNA,在這種mRNA上這段序列可以成為內含子。而內含子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如果切除一段基因中的內含子,這個基因可能不會再形成mRNA,但也肯能生成相反的結果。
內含子看似沒有什麼功能,其實它與基因的表達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在程遠的考慮中,想要透過基因層來改變一個人的身體素質,那麼他就必須清晰的解讀出內含子的所有功能。
如果將一段內含子改變成和獅子一樣,那麼對人的身體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是外表突變,還是精神影響,亦或者是單一的力量強化?
結果是未知的,但程遠卻興趣十足。
知識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十分枯燥的,但是對於深入瞭解他們的人來說,又像伊甸園裡的禁果,令人慾罷不能。
在超強大腦的計算下,無數種基因編碼的結果從程遠的腦袋裡面冒出,想法十分大膽又不真切。
因為這些都僅僅是猜測,沒有經過試驗,程遠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科技結晶核心只夠他提取幾次,他要把握住每一次機會,在充足的知識量下,提供一份可觀的基因強化資訊,然後透過科技結晶的修正和加強,才能得到他最終想要的科技知識。
但是,問題又來了。內含子的真正作用,對於現今生物學來說僅僅就是一個隱性的表達方式,最大的作用就是體現在遺傳方面。讓他們重視的是接引結構上的外顯子,因為外顯子才是生物結構上的最終表達。
就像人為什麼會長成這樣,面板、肌肉、骨骼、纖維,內臟器官等等能夠直觀的因素是其一,肉眼不能直視的細胞層上,外顯子就是細胞的一級表達方式,細胞為什麼會長成那樣,是因為基因層中的外顯子表達結果。
人體是複雜而又精密的,他不下於機器。
無數細胞結合,形成了人體各個器官和外在表面,而細胞的表達有取決於基因層的內部結構,一環接一環,任何一個地方出錯,那麼對於人體來說都是一種病變。
天生殘疾、天生疾病等等,這些都和人類本身的基因緊密相連。
那麼內含子和外顯子真的只是兩種有著微妙關聯,專司其職的基因層結構?
程遠雖然心中覺得不會這麼簡單,但又說不出所以然來。
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