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部電影名字叫做《關愛》,通篇下來也的確體現了四種關愛。
齊小冉的父母那種迫切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關愛。
楊琦父母那種欣慰的抹殺天真童年,樂趣生氣的關愛。
許晨父母那種空乏的揮霍不完,冰冷極致的物質享受。
魏優父母那種淺薄只重結果,以為成績好就什麼都好。
那孩子到底需要的是哪一種?
其中牽扯的已經不僅僅是關於教育,關於未成年身心保護的問題,細節處還體現了許多社會現象,足以引起孩子,家長,老師,學校,教育機構甚至政府重視、議論和反思。
可以說,只要其他三個演員在演技上不拖後腿,將前期高校生那種窒息、壓抑、矛盾體現出來,這部電影一定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雲想想抱著劇本回家,蘇秀玲知道她要拍電影,很是高興。
蘇秀玲是學舞蹈,雖然沒什麼名頭,但也算是搞藝術。自從辭職之後,她沒有像其他年輕的母親三五成群搭桌子打麻將,而是更注重個人對孩子的影響。平時教導女兒兒子舞蹈的同時,也會學習不同文化。
她是個搞藝術的人,她也把電影看成一門藝術,興致勃勃的湊到女兒身邊看劇本。看完之後蘇秀玲有了很久的沉默,她決定再和女兒聊一聊。
當晚就和雲想想同睡,她問:“想想,你覺得楊琦是不是很可憐?”
在被子裡,握住母親的手,雲想想開口:“媽媽,楊琦是因為她是楊琦才可憐,可我不是楊琦啊。”
“嗯?”蘇秀玲以為女兒會藉此和她攤開心聲,將心裡的不滿發洩出來,卻沒有想到女兒是這樣的回答。
“媽媽,每個人的樂趣是不一樣的。楊琦她讀書是為了維持她的形象,保持她的成績,穩固她在同學、老師、父母心裡的地位,她內心深處渴望像其他同學一樣玩樂。但是我不能說我不喜歡週末和同學出去玩,可我心裡更喜歡你們為我安排的滿滿課程。”
雲想想說的很誠懇,“出去玩一定很快樂,可回來之後我會很慌張,會很空虛,因為能夠填滿我靈魂的只有這些學習。沒日沒夜的學習會讓我有壓力,會讓我偶爾想要退縮,可是熬過去,我的精神是富足的。”
真正的雲想想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她的心性不夠成熟,才會走上絕路,並不能說她錯。
但活了三十年的她再回頭,是真的渴望像海綿一樣吸收不同的知識。
其實哪怕現在活得肆意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