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失控的慾望 第五十四章 小樓舊音 (第4/5頁)
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48年有人出一艘遊輪外加五十萬美金購買這棟房子,可見價值之昂貴,葉嬋家的這棟小洋樓,雖然佔地不算很大,但要知道這裡是寸土寸金的陝西南路鉅鹿路,再有鄔達克的加持,價值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對於年輕記者的再次到訪,葉嬋並不感到意外,她殷勤接待了盧振宇和文訥,看了盧振宇拍攝的大量關於肖爾布拉克的影片和照片,老人家戴著花鏡,不時放大平板上的照片仔細端詳,思緒萬千,卻波瀾不驚。
“三十年沒回去了,變樣了。”葉嬋指著照片說,“這兒已經是一片鹽鹼地,這兒已經不通公路的,怕是我去了都會迷路。”
“趁著您年輕,還能再去看看。”文訥說。
“這小姑娘蠻會說話的,阿婆不年輕了,也不想再去那個地方了。”葉嬋心情很好,笑眯眯看著兩個年輕人,好像在看自己的孩子。
“但是,阿婆還是要感謝你們,阿婆起你們吃飯。”
在淮海中路上的國泰電影院斜對面,就是上海久負盛名的紅房子西菜館,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家店的裝修佈置都已經落伍,但在這兒吃的就是情懷,就是歷史。
葉嬋古稀之年,腿腳依舊便利,上樓都不需要攙扶,她帶著兩個孫輩上二樓紫羅蘭廳,也不徵求倆人的意見,直接點了幾道菜:冷鮭魚酸奶油沙司,烙蛤蜊、芥末牛排、羅宋湯、什錦色拉、炸豬排。
“張愛玲就愛吃芥末牛排。”葉嬋說,“我的姆媽也喜歡吃這個,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她和我父親也會穿上最正式的行頭,在週末到這裡吃一客西餐,雖然那個時候西餐已經完全變了味道,和賣小混沌灌湯包的早點鋪沒什麼區別,唉,阿拉上海老客勒就是這個樣子,咖啡就大餅油條……”
文訥對於海派文化有些研究,和老太太相談甚歡,盧振宇反而淪為捧哏,一頓飯吃的溫馨和睦,飯後一起在淮海路上走一走,清風拂面,路上車水馬龍。
“以前沒這麼多車子,差頭都沒幾輛的,哪像現在,還有什麼滴滴,優步。”老人說道。
“優步已經沒了。”盧振宇很不會接話茬,文訥白他一眼,說阿婆您真是時髦,都會用叫車軟體。
“累了,回去吧。”葉嬋搖搖頭,開始往回走,似乎心情不太好,兩個年輕人一路跟隨,回到小洋樓,心說差不多也該告辭了,沒想到葉嬋卻說道:“我就知道你會回來,上次有些東西沒給你看,現在可以看了。”
老人家說的是葉小冬的另一份遺物,一盒磁帶,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