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老三沒這罵街的水平 (第2/5頁)
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很熱情,稍微注意一下,還是會從隱藏的神態和眼神中,體會到一種居高臨下的蔑視。如果沒遭遇賈璉,夏同學也就算了,反正天下烏鴉一般黑,他就是太監的樣子,別人無論面子上如何奉承,骨子裡就是看不上。
偏偏賈璉還是個日常生活學習中,夏同學必須要疏遠的,誰讓他是夏守忠的樣子呢?
這個就很乾了!
賈璉沒著急上馬車了,走到路邊的樹下,開啟揭帖看了起來。
一目十行的看罷,人不住嘴角冷笑連連。
這東西越看越眼熟,網際網路時代比這類說辭更高明的多了去了。無非就是偷換概念,混淆是非,忽略事實不談,站在道德高地上噴人。
內容針對的不是某個具體事件,而是直接衝著恩師張廷恩去的。起因是張廷恩在內閣的一次御前會議上,提出攤丁入畝,減輕百姓負擔的建議。
揭帖以此事為開頭,然後一點證據都沒有,直接給張廷恩扣帽子,貪汙腐敗都是最輕的帽子,欺君罔上,霸凌百官,任用私人,這類都是溫和的,最誇張的直接扣了一定“謀逆”的帽子。謀逆的理由也很扯淡,張廷恩提出【攤丁入畝】是為了養望,此【田氏代齊】故技。
怎麼說呢,舉個通俗點的例子,那個蹲在地鐵車廂裡玩手機的農民工,被誣陷為偷拍者。
回到這份揭帖上,原理和邏輯是一樣的。搞出揭帖的人不知道張廷恩為何要建議攤丁入畝麼?當然是知道的,這些人哪個不是飽讀詩書?
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哪個不知道百姓過的苦,但是又有哪個人把百姓的苦放在心上呢?
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區別就在於身居高位者,心中有沒有人民。
張廷恩自然不算偉人,他的出發點也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皇權的穩定。
老百姓活不下去,那是會揭竿而起的。
李逵可是說過,殺進東京城,奪了皇帝的鳥位。
這說明,一旦爆發起義,成敗不論,起義規模一旦到達某個程度,目標一定是改朝換代。
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不存在任何僥倖,失敗者一定會被死全家的,不對,是九族。
看完這份揭帖,賈璉之所以冷笑,完全就是看明白了,搞這個事情的人,未必是惦記著置張廷恩於死地,這不現實。但是鼓動一下人群,煽動情緒,把張廷恩從現在的位子上頂下去的意思,倒是非常的確定。
原因也很簡單,以閣臣第四的身份,兼任戶部尚書,兼領鑄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