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接風宴是送別宴 (第1/6頁)
劍花如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三國之最強皇帝 !
第二章接風宴是送別宴
其實上來說,劉宏自己倒未必真會這麼想。歷史上,雖然他對前線的戰事表現的急切了一些,一旦將領與黃巾軍形成對峙的局勢的時候,他就要忍不住催促乃至換將了。盧植在廣宗,朱儁在南陽,都曾遇到過這種情況,不同的地方,只在於盧植倒黴,被直接撤職查辦了,而朱儁則有司空張溫為其辯解,這才得以繼續留任。
但是,若說是擔心這幾位將領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劉宏還沒這個心思,或者說,眼下的局勢太過危急,劉宏還來不及坐下來細細思考這方面的問題。對於劉宏而言,趕緊平定太平道的叛亂,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對劉照避而不見,完全是朱儁自己太過小心,不過,朱儁就是這麼一種性格,在政治方面,太過敏感,也太過愛惜名聲。歷史上,董卓死後,陶謙等人公推時任車騎將軍、河南尹的朱儁為太師,相約一起討伐李傕,迎回天子。恰在此時,李傕聽從賈詡之計,派人以天子詔書徵召朱儁入朝擔任太僕。面對這個抉擇,朱儁的部下都勸朱儁和陶謙聯手,但是朱儁自己卻要入朝,他的理由是:“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意思就是,天子召喚臣下,臣下不趕緊套馬駕車趕過去,還等什麼?這話說得自然是大義凜然,任誰也不可能從道義上指責他。但是,朱儁也因此放棄了手中的兵權,放棄了重新組織一次“關東聯軍”的機會。
當然,朱儁的理由還有一條,就是他認為李傕和郭汜遲早會翻臉,所以自己到了朝廷裡之後,就可以“乘其間,大事可濟”。
然而,朱儁只猜對了開頭,卻沒猜對結尾。李傕和郭汜的確是鬧翻了,但是,手頭空無一兵一卒的朱儁,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兩人,一個劫持天子,一個劫持公卿,最後鬱氣而死。
這就是朱儁的性格。他的這種性格,在盛世為將,絕對是妥妥的,小心謹慎,不會作死,但是在亂世為將,就免不了少了一點魄力。
劉照會見朱儁的地點,選在了弘農王府,甚至有一點秘密私會的感覺。見了劉照,朱儁也是略微有些尷尬,畢竟自己當初直接拒絕了劉照的約見,如今再見面,朱儁的表情免不了有些不自然。
“殿下喚臣前來,不知有何指教?“朱儁心中有愧,姿態便放得有點低。
劉照笑道:“朱公有上將之略,此番出征,哪裡用得著我一個黃口小兒置喙。只是,我聽說此次事發倉促,朝廷一時間難以徵集足夠的兵力來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