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 (第1/4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時代還沒有炸彈和毒信。
劉據自然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拿起書刀輕輕鑿了幾下,就鑿開了上面的封泥。
竹筒裡面裝有一塊捲起來的白帛。
從白帛上透出來的星星點點的墨跡,不難判斷這是一封密信。
郭振和季平見狀立刻很是自覺的背過身去,還向遠處走了幾步避嫌。
劉據這才將白帛從小竹筒中抽了出來,抖開檢視上面的內容:
“天子辯經,辯天人感應。”
“毀堤淹田,因禍得福,與寶鼎封禪之事相合,龍顏大悅。”
“無憂。”
“蘇六敬上,閱後即焚。”
逐字逐句看著白帛上的內容,劉據的眉頭也在逐漸皺起。
這個“蘇六”嘛……
能夠了解到這次辯經內容的人,必是劉徹身邊最為親近的人。
劉據很快就猜到了對方的身份!
蘇六?蘇文!
雖然這個時代顯然不存在那個“有個姑娘叫小文,和男朋友過了一夜,就改名叫小六了”的葷段子,但“蘇六”顯然就是“蘇文”的化名!
這是蘇文派人給他送來的密信!
這個傢伙是既怕有人知道寫信的人是誰,又怕劉據不知道寫信的人是誰,所以才如此化名……
沒想到給了這個傢伙動力之後,這貨居然來真的?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密信中的內容。
雖然漢朝沒有標點符號,但這封密信分列分的很清晰,而且上面的內容也不難理解。
董仲舒……
天人感應……
因禍得福……
與寶鼎封禪之事相合……
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劉據只稍微思索了一下,腦中就迅速生成了當日劉徹和董仲舒辯經的畫面。
劉徹:“董老賊,你曾說災異是上天在遣告朕,那你說毀堤淹田反倒變成了好事,又是上天在告訴朕什麼?”
董仲舒:“說明陛下施政得當,以至國泰民安,上天有感因此降下瑞祥。”
劉徹:“那你說朕近日得了一口黃帝寶鼎,這又是什麼寓意?”
董仲舒:“說明陛下功績斐然,可與黃帝比肩。”
劉徹:“說得好,那朕現在準備舉辦封禪大典,你覺得是否可行?”
董仲舒:“封者,報天之功,禪者,報地之功,陛下使理群生國定功成,如今又天降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