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這個逆子長出息了啊 (第1/4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詔獄。
一間單人牢房內。
劉據靠在比其他牢房厚實許多的乾草上,雙臂作枕仰望著房頂,心思早已跟隨劉閎一起去了未央宮。
“也不知道劉閎那邊怎麼樣了……”
劉據必須得承認,當趙禹忽然帶著劉徹的詔書,以“矯制大害”的罪名上博望苑抓人的時候,他的確是慌了亂了,以至於思考能力都跟著急劇下降。
不過等進了詔獄,徹底靜下心來之後。
他很快就從這件事中察覺到了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
其中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
劉徹若真有心殺他,又怎會將他打入詔獄?
據史書記載,劉徹這一朝的確有很多人獲罪而死,其中自然也包括劉氏宗親的列候。
但這些宗親列候絕大多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死法――自殺!
也甭管這個自殺究竟保不保真吧,反正只要是他們的罪行暴露出來,劉徹每每派人前去調查,基本都到不了被打入詔獄這一步,他們就已經“畏罪自殺”了。
那麼這是巧合麼?
劉據認為絕對不是!
西漢這些“畏罪自殺”劉氏列候根本沒幾個好東西,虐殺、通女幹、亂圇這些傷風敗俗的事樣樣都做得出來。
而通常只有要臉的人才會自殺,這種不要臉的人只想苟活。
所以他們的“畏罪自殺”就很值得推敲了。
加之劉據最近對真實的劉徹也算是有了一些瞭解。
因此他幾乎可以肯定,這些人大多都是劉徹逼著體面的。
如果他們自己不願體面,劉徹當然也不介意命人幫他們體面。
不過對外的說法則只有一種,那就是“自殺”。
因為劉徹大善人只想做個體麵人,絕對不會輕易髒了自己的手,揹負上殺害宗親的名聲。
既是如此。
劉徹自然更加不會讓自己揹負上殺子的罵名。
說來也是巧了,劉據在巫蠱之禍中的死因正是“自殺”。
因此劉據有理由質疑劉徹這次的做法。
如果劉徹真有心殺他,他就應該在博望苑裡“自殺”。
反正絕對不可能在詔獄中“自殺”,或者最終執行腰斬,這實在有損劉徹的大善人形象,有失他的體面,是劉徹不可接受的事情。
而就在劉據覺察到這個問題的時候。
劉閎就恰到好處的跑來探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