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天依舊微涼,天還沒算亮時宋不知便一個人爬上天台,目不轉睛的看著天空,等待著那場即將改變整個世界的流星雨。
據馮笑幾年來斷斷續續亂七八糟的零散說法,第一波流星雨是2025年9月9日早上6點開始降臨。
全世界所有衛星、望遠鏡都沒能提前發現這群數量巨大但體積不大的隕石,它突兀的出現,沒有一絲徵兆。
之後像安排好的一般,分別在下午兩點和晚上十點各間隔8小時後迎來另外兩波,總計三波流星雨,幾近覆蓋全球。
月球在第二波時被攔腰切開,一半仍然圍著藍星執行,另一半則撲向藍星。
所有人都以為數代人心心念唸的世界末日雖遲必到,996的社畜們終將安寧,藍星將被半個月亮撞得灰飛煙滅。
各國政府陸續釋出緊急避難通告,結果不知道怎麼回事,末日不允許996歇著,再次爽約。
那半塊月亮很平穩的坐落在北極,隨後藍星帶著天上和地上各半個月亮繼續愉快的在一起,緩慢的改變至遠離太陽的軌道。
據某不知名專家說科學研究表明軌道穩定需要至少一百年,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科學怎麼表明。
流星雨帶來的隕石大多揮發在大氣中,隕石帶來的未知物質將和我們曾經以為的所謂暗能量相融合,變成一種動物植物都可以自然接納的靈能量。
只是有些動植物吸收能力更強,進化速度更快,有些則很弱,只能改善載體生命質量,不會進化。
很像小說裡說的資質不同,吸收的靈能量多寡和速度也不相同吧。
天氣會越來越冷,體質弱或不能自然吸納能量改善體質的人類和動植物都將會死去。
不過好像除了人類,絕大多數動植物更容易適應多變且惡劣的環境。
藍星會越來越繁榮,在靈能量的改造下同樣進化,越來越硬,越來越大,直到五年後發育到原藍星的體積一百倍大才停止增長。
至於怎麼變大的,變大的物質來源何處,那些多出來的山,多出來的水是什麼情況。
人類科學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質疑,科學到底能不能研究明白宇宙?
因為月亮被切成兩半又迎來如此詭異的三波流星雨,藍星體積還越來越大,不管是精神意義還是物理意義皆能稱得上是“天崩地裂”。
故而歷史將這一天命名為“天崩日”,並以天崩日的後一年改稱為“天崩元年”。
馮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