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魯隱公攝政 (第3/3頁)
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助魯國嚴格按周禮搞了一次郊祭活動。
史角,以其職務為氏,名角。
史角到了魯國後,其淵博的周禮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讓魯惠公頓時對史角非常賞識。
後來,魯國多次邀請史角赴魯講有關郊祭、廟祭等重要禮義。
魯惠公越來越重視史角,於是盛情挽留史角,許以高官厚?並給予封邑,史角非常感動,最後請示了周平王後,乾脆留在了魯國,居於魯國都城曲阜。
後來,其一部分後人又選擇至鄒國、滕國、莒國生活。
據說,史角的其中一位後人史明,是後來戰國時代墨家創始人墨子的老師。
也許魯惠公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生命行將走到終點,他為自己的長子公子息和自己的嫡子公子允作了重要安排:
由嫡子公子允繼位,但在公子允成年之前,魯國由庶長子公子息攝政。
公元前723年,躺在病榻上的魯惠公將兒子們、兄弟們以及公族大夫們都叫來,指著公子允對大家道:
“寡人無德,為君四十六載,碌碌無為,不能讓魯國強大起來,這就要去向列祖列宗請罪去了。
寡人之後,由世子允兒繼任國君。
但允兒年幼,寡人決定效仿先祖周公,由息兒攝政,待允兒及冠成年,再還政於允兒。
”
魯惠公又對著大家交待了一些,最後,心滿意足地薨了。
魯惠公的臨終託孤,讓公子益師非常鬱悶。
這個公子益師本就想著,哥哥國君一死,那就由世子允繼位。
世子允年幼,那國政還不是由自己這樣的上卿掌控?
誰料魯惠公再次搞了個釜底抽薪,想出了讓公子息攝政的主意。
那魯國除了有一個國君外,還有一個攝政的。
想起當年自己先祖周公旦,所謂攝政,那便是實際上的最高掌權者啊。
公子益師非常鬱悶,但又無可奈何。
魯惠公薨後,公子允繼位,公子息攝政。
攝政的公子息,史稱魯隱公。
魯國的春秋,就由這位魯隱公接著來書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