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齊桓公霸業漸衰 (第2/4頁)
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到此時,英雄暮年的齊桓公終於反應過來,楚國是打著向東討伐淮夷的旗號,迂迴北上中原啊。
於是,齊桓公立即組織中原諸侯聯盟救援徐國。
但是,這個時候的齊國,確實沒了往日的輝煌。管仲、公孫隰朋、王子成父、東郭牙、甯戚、鮑叔牙、高傒、國懿仲等等桓管時代的這些齊國人才,均已在最近幾年先後離世了。
齊桓公手頭能用的人,居然是如豎刁、易牙等人,連齊桓公自己也是老態龍鍾樣。
這次聯軍救徐,齊桓公作出了匪夷所思的決定:齊桓公、宋桓公、魯僖公、衛文公、鄭文公、許文公、曹共公、陳宣公等八位諸侯於牡丘盟誓,大家就喊喊口號。
然後,齊桓公命令:列國諸侯,行動起來,大家都到匡地喝酒吹牛去!
什麼意思?
原來,齊桓公實在找不出可堪軍事統帥的人才,只好將聯軍交給魯國大夫公孫敖統帥前去救援徐國,列國諸侯們則都躲到後方繼續開會!
當然,齊桓公當時的藉口是留一部分軍隊以作策應。
這實在太搞笑了,從國內出發時,大家都是國君親自統軍。按以前中原諸侯聯軍那種氣勢,都是列國諸侯雄糾糾氣昂昂站在戰車上。
這是春秋時期戰爭的需要,因為春秋時期的戰爭可以說士氣第一,士氣主要體現在師出有名和統帥身先士卒上。
現在好了,聯軍還沒到前線,列國諸侯作為本國軍隊的統帥,居然躲到了後方。在沒有現代化通訊工具的那個年代,統帥們難道還能搖控指揮前線將士?
楚成王看著就好笑,你齊侯這種架勢,令楚成王更有底氣。
於是,楚軍繼續包圍徐國,聯軍則不敢亂動,雙方從春天一直僵持到秋天。
齊桓公見根本嚇不退楚軍,又使了一招,命令齊軍和曹軍進攻楚國附庸國厲國。
魯僖公實在看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前面我們講到過,季姬馬上要嫁到曾國去了。魯僖公搖著頭,就先回國主持女兒婚嫁大事去了。
寡人要忙的事多著,呆在匡地吹著風實在沒意思。
不要說魯僖公對這次救援徐國沒有任何信心,更搞笑的事出來了。宋國國君宋桓公見魯僖公走了,他也走了。
宋桓公去了哪裡?
他帶著宋軍趁曹軍現在跟著齊軍在攻打楚國附庸厲國,向曹國發動了猛攻!
有人要說了,宋桓公幹嘛對曹國那麼有意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