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2/4頁)
小胖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師,今天又是來這邊出差啊?帶外賓來考察?”
“不是外賓,是我的兩位哥哥嫂子和侄子,從南洋回來。”許清璇笑著說。
“哦哦!”
許清璇往前走,後面的人看著一群人的氣勢,想想不過是一兩年功夫。當初有海外關係,那是要了命的,這一轉眼,資本家都能招搖過市了?
走進辦公樓,葛家康已經等著了,許清璇笑著說:“這是江城局的葛局長。”
握手之後,葛家康帶著他們上樓去,最近葛家康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以前大多是國內航班,國際航線也是兄弟國家,機組成員一般也就入住招待所。接下去要跟發達國家互通航線,當然住在離開這裡七八公里的迎賓館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個客流為啥不自己賺呢?自己賺又沒錢建賓館,也不懂賓館經營。
此刻許寒柏這個提議倒是和葛家康一拍即合,建設一個賓館要三五年,等開業的時候航線起來,加上許家產業裡一大塊就是酒店業,許寒柏以國際五星酒店經營,跟江城局合資,江城局出地皮,許家出錢出管理,江城局坐收利潤,穩賺不賠。
許寒柏這麼提是因為在京城的時候,容遠和陳玲玲跟他仔細聊過,現在想要獨資經營要等上頭想明白,出來政策,不如就藉著合資經營這個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先在內地試試水,感受一下之後再擴大投資。
葛家康和許寒柏、莊雄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具體還要細談,畢竟今天還算是家人團圓。
江城幾十年過去像是沒變,又像是變了,外頭的三十年,如獅城和港城那都是飛速發展。
看著江邊,江對岸依舊是一片農田,江這邊最高的樓依舊是解放前華意飯店。
這一片三十年沒有發展起來的土地上,能有小傢伙說的那樣巨大的潛力?
第二天,考察團受到了江城相關部門的歡迎,莊家和許家明顯並不是相關部門特別重視的兩家,藺金生父子終於迎來了翻盤時刻。
江城紡織廠眾多,大型的棉紡和毛紡廠動輒七八千人,招商局相關人員顯然也經過了高人指點,如果藺家能夠合作,進行紡織品出口,那麼就能賺很多的外匯。
所以這對父子受到了追捧。
“藺先生”這三個字被頻頻提起,連著兩天參觀了當地紡織廠,服裝廠,聽著低廉的人工工資,幾乎沒有成本的地價。
這都完美地印證了藺嘉旭在家裡跟大房說的話,把紡織廠搬入內地是個好選擇。不過現在藺嘉旭不這麼想了,既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