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3/6頁)
小胖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就謝謝了,我家就在機場邊上。”
路上,李師傅說這個兩個外國人他們銀行的領導很重視,說是要透過港城開辦什麼新的業務,反正他一個司機也說不清楚。
剛才說達美銀行,陳玲玲就知道果然是自己猜測的那一個考夫曼家族。
解放前,江城作為遠東第一大城市,又因為那個特殊時期,很多猶太家族來避難,在江城有好幾家顯赫的猶太家族。考費曼家族就是其中一家,他們家從房地產業起家,最後成了江城有名的富商。考夫曼別墅現在成了江城書法家協會的辦公地點,坐落在懸鈴木參天的飛羽路上。
而他們家最為知名的賓館則是在濱江最好的路段,和另一家猶太家族的百貨公司並肩而立,當然現在都已經是國有涉外賓館和百貨商店了。
陳玲玲知道地這麼清楚是因為她上輩子最後將這傢俱有歷史意義的賓館收入自己手中。她為那些老照片上這家飯店的奢華所吸引,歷時三年,耗資十億人民幣這棟建築進行內外部修繕,讓她向世人展示她當年的風采,後來和某個國際大牌合作,將三十年代的美人和這一棟哥特式的建築結合,釋出新品,產品大火,這家老酒店也大火,煥發了新的活力。
為了瞭解酒店的歷史,她曾經把卡爾考夫曼的生平仔細研究過。
陳玲玲回到家,蘊佳在做晚飯,容遠在收衣服。陳玲玲洗了手,把奶奶、蘊佳和自己的衣服摺疊好。
五點多奶奶回來,陳玲玲還有些意外:“奶奶,今天倒是能準時回來?”
“再不準時,我這個身體也受不了啊!”奶奶換了鞋子,過來一看,蘊佳已經三菜一湯燒好了,“我們蘊佳的小手真巧。”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陳玲玲問奶奶:“奶奶,您認識考夫曼家族嗎?”
“怎麼可能不認識?我跟卡爾考夫曼還見過幾次面。怎麼了?”
“是這樣的,我上次幫了一下一個外國友人,沒想到是這個卡爾考夫曼的孫子,這次卡爾考夫曼的兒子和孫子來江城,明天要去探尋一下老卡爾的足跡。”
奶奶回憶了起來,比起陳玲玲透過影像資料獲得的認識,奶奶更加鮮明,她說:“最後他們都是用產業抵稅的方式在五十年代撤離了江城,這些產業也就收歸國有了。”
“您認識這位大衛考夫曼嗎?”
“他應該來過江城,但是我不確認我和他是否見過面。”許清璇問陳玲玲,“你儘量少接觸這種資本家。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