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大王派我來巡山 (第1/5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荊陽城建造的規模比清泰城更大,但是這個部族更強大些,所以建造的也更快。
城東將按照城主的規劃建為商業區。
荊陽地處要津,四通八達,將來各處城池建好,交通大多要經過這個地方。
荊陽蘇家的族長蘇青很有頭腦,年輕的時候,他曾遊歷瀛州和方壺。
他很清楚自家地盤身處要津的優越地理條件,會給他帶來何等源源不絕的財富,所以他的城築得又大又高,店鋪區的街道也是又平又寬。
荊陽地區沃野千里,沒有山,便連石頭都不多。
但是荊陽蘇家卻想把城牆建得更加堅固些,這條主要街道更要鋪上平整的青石板。
蘇青很清楚,要捨得付出,才能憑藉優越的條件招攬來更多的客戶,當大部分客戶都認可了這裡,那就再也無人能奪走它商業中心的地位。
先機,無疑是極重要的。
這樣一座大城,各色人口是少不了的,要有人耕田種糧,要有人在城中從事各種服務。
可是要搬運築城所需的石料、要儘快開墾出足以供給全城百姓的食糧甚而可以有餘糧銷往各地,他們雖有廣闊的沃野,卻少不了大王許諾的象農幫助,才能把它變為良田。
且不要蘇青這裡本來就缺人手,就算他人手足夠充裕,人力去做這些載運重物的事情也不是一年半年就能完成的。但是有了力大無窮的猛獁巨象那就不同了,他的速度可以加快幾倍。
蘇青已經聽說,徐家同時開築的三座城池也都有商業街區,這令他產生了很深的危機感。
所以,在聽說欒城得罪了這支象農隊伍後,蘇青馬上派人把他們請來了荊陽城。
徐海生和司馬傑率象隊到來,蘇青異常的重視,安排了他最得力的兒子負責接待。
徐海生和司馬傑率領的象農隊也成了荊陽城東區商業街開張以來的第一單生意,因為六十頭大象,對於各個嚴重缺少勞動力的部落來說,根本不夠分配。
徐海生和司馬傑下山之後,去的第一座城就是欒城,欒家明顯還沒搞清楚立場。在他們看來,他們都是忠於大王的,築城是響應大王的號召,將來這城都是大王的,所以……大王派來的象農隊,理應為他們服務。
雖然,他們只是名義上歸屬瀚王,這未免有些無賴。
可徐海生顯然不這麼想,都說人要是閹過,就沒一個好人,蘇家現在就這麼認為,那個徐海生居然不識抬舉,帶著他的象農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