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不得不低頭 (第4/5頁)
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協本還想擺個譜,被董承迫不及待這麼一問,只得長嘆一口氣,握拳道,“知朕者董卿也。先前大殿之上如此情形,朕…朕著實不甘啊!”
不甘?不甘汝還聽吳碩之言拜曹操為相?董承心中腹誹了一番劉協優柔寡斷。不過他轉念一想,既然天子都說不甘了,那就說明天子這次對吳碩並不滿意。想到這裡,董承當即心念一轉,朝劉協拱手進言道,“陛下明鑑。臣聽聞東萊有句俗語,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今朝野上下皆需仰仗曹操鼻息而存。吳大夫與不其侯勸陛下以大局為重拜曹操為相,也不無道理。
“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劉協回味了一下董承話語,不由揚起一絲自嘲苦笑道,“此話倒是頗為應景。卻不知朕何時能不低頭。”
“回陛下,離開屋簷便可不低頭。”董承一語雙關道。
面對董承話裡帶話,劉協神色一凝追問道,“董卿此話何意?”
“走出屋簷。”董承低著頭作答道。他相信以劉協智慧,不可能不知這話意思。關鍵是對面天子敢不敢想這件事。
果然,劉協側頭沉默了半晌之後,以略帶遲疑口吻問道,“如此一來,朕豈不是不得屋簷庇佑?”
早料到劉協會如此作答董承,挺起背脊以一副大義凌然架勢朝劉協抱拳道,“陛下明鑑,唯有拋開屋簷,陛下方能挺直腰板指點江山。何況這天下間能為陛下遮風擋雨屋簷不止曹氏一頂。”
董承話說到這份上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那就是要劉協離開許都投靠其他諸侯。可是從小顛沛流離經歷卻讓劉協產生了猶豫。畢竟無論是董承還是李催,楊奉還是曹操,劉協從一個屋簷輾轉到另一屋簷,情況並沒有發生過實質性變化。幾乎每一個諸侯都只是將他劉協當傀儡,而非大漢天子。
董承見劉協默不作聲,又進一步向其鼓動道,“陛下,只要朝廷用度一日攥於曹操之手,朝廷便要一日受制於曹操。還請陛下三思。”
這會兒劉協表面雖沒有多少變化,但他內心深處已被董承說得洶湧澎湃。是啊,只要離開許都,離開豫州,就能徹底擺脫曹操控制。可是自己要如何逃出固若金湯許都城?逃出城後又該去往何處?思慮至此,覺得時機還不成熟劉協,終還是謹慎地說了一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劉協雖否決董承建議,但董承卻並沒有繼續糾纏劉協。他看來只要讓天子有了相關想法就成。至於如何實施,說實就算董承本人這會兒都沒做好準備。所以董承當即恭敬地朝劉協抱拳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