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0 (第2/3頁)
餘何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唯有換得一個清明的世間,才能使得百姓免收戰亂之傷,凍餒之苦。”
“光以佛道渡不了天下,王道才是救世之道。”
身處佛門,潛龍在淵,不見天地之廣,民生之艱。光憑佛經萬卷,誦偈半生,如何能生渡人渡世的慈心。
佛陀不也是歷經愛慾之苦,走遍萬水千山,才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
佛法戒律,在心不在身。
所以,前世的洛襄,最終背棄佛法,投向王道,作為國師經略西域,結束戰亂,恢復民生,渡盡眾生。
待他今生正式受封佛子,執掌佛門,便能集結西域之力,賑濟北匈殘酷治下的災民,改變生靈塗炭,餓殍遍野的結局。
從此,他既是佛子,又是高昌國主,所持之力更大更廣,定能福澤西域。
佛殿燭火亂動,半晌無言。
長老們眉頭緊鎖,面面相覷,其中一人拂袖道:
“豈有此理?如此無理條件,憑何讓我們應允?!”
朝露笑了笑,凜聲向佛門長老述道:
“如今,不是佛子需要佛門,而是佛門需要佛子。”
“高昌國與北匈戰亂,佛門袖手旁觀,萬千受苦受難的信眾頗有微詞,已有大批信眾離教。而佛子以身衛國,深受高昌民眾愛戴。如果此時佛子再還俗,不僅佛門顏面不存,定會有大批信眾隨之棄教還俗。”
“高昌乃西域第一佛國,歲貢佛門不止有金銀香火,更具傳教廣播佛緣之勢力。高昌正需一位尚佛的國主。若是失去高昌這塊肥肉,佛門必定得不償失。”
諸長老對視一眼,心中各自一嘆。
此等道理,眾人老謀深算,誰人不曾領會。若非如此,他們怎會因她派兵來請,就千里迢迢趕至高昌救人。
佛子有難,佛門又何嘗不是痛失一重寶?
朝露察覺到長老拉下來的臉色,微微一笑,進一步談判道:
“佛子若為高昌國主,高昌與佛門便再也密不可分。佛門年年需金佛造像,高昌金礦豐厚,往後有他在位一日,必會歲歲為佛門塑身造像,何樂而不為?”
華貴的佛殿前,五色經幡烈烈拂動,蓋過了眾人私語之聲。
一濃眉長老上前一步,冷哼道:
“可他自己都不願當佛子了,我們可奈何?”
自她被關押在佛寺中,洛襄也被幽禁在浮屠塔內。
聽聞,他不肯進食,拒絕受封,不讓任何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