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娜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他初夏帶領牧民上山挖蟲草,冬天在丁嘎村給孩子們傳授熱巴舞藝,是丁嘎村現熱巴隊的隊長,能集三種流派的熱巴舞藝於一身。帶領丁嘎熱巴隊排演過《諾桑王子》、《米拉日巴》、《割鼻子的小偷》、《文成公主》等劇目。
望著嘎蔦亮閃閃的眼睛,我想象著丁嘎村的熱巴盛會。
村裡男女老少、大人孩子都聚在草壩上,在熱巴歌舞中狂歡。跳舞的人們圍成一圈,頓地而起,踏足為節,或進或退,邊舞邊唱。跳起最久遠類似勞動號子的“達布阿西”舞。還有戴著面具的人,像馬戲團中的“小丑”,出現在一個劇目結束之後和下一個劇目開始之前,用他們滑稽的動作和語言,說唱著歷史故事或民間笑話,令眾人喜笑顏開。丁嘎熱巴流傳的30多個劇目:多幕劇18個,獨幕劇13個等幾天幾夜輪番上演著。最後,熱巴小夥們又跳起了喜慶豐收和敬神禳災的《祈福》舞。領舞的是嘎蔦,其他人一手拿著長柄鼓,一手拿著鼓槌,有節奏地敲擊著鼓點,載歌載舞……
挖完蟲草,嘎蔦說他要帶著丁嘎熱巴舞隊出行了。要像父輩們一樣,上敬寺院下游民間。
我們也要告別丁嘎村了。
此行雖無緣目睹丁嘎熱巴,但見到了幾代丁嘎熱巴藝人,尤其是丁嘎村的熱巴老藝人。在古老的遊牧世界裡,他們一生熱烈,乘著丁嘎熱巴馳騁四方。
想到他們,回望高高山上,陽光交織的丁嘎村落,我的眼前不由浮現這段詩文:
佛陀的血是這塊聖地中最殊勝的豔紅
才一眨眼
已經歷了百千萬年
如來的慈目
還是永無間斷地輕撫
啊 那蓮花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