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根據情報顯示,俄國在太平洋僅有四、五艘戰艦能勉強作戰,餘下的是一些民用船隻,陸戰部隊只有1000人左右能投入戰鬥。
包令自然是希望能夠打擊俄國在遠東的目標,既然已經和俄國宣戰,在遠東也必須開闢一個新的戰場。
由於雙方兵力懸殊,俄國遠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將全部力量投入勘察加半島、黑龍江口和庫頁島進行固守。
年初四月份,由英、法海軍組成的聯合特遣艦隊抵達堪察加半島,穆拉維約夫下令俄國海軍全部撤入海港,英、法海軍見俄國海軍避而不戰,決定轉而強攻俄海軍基地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軍港。4月30日,英、法戰艦向該軍港發動了猛烈的炮擊,炸燬俄軍許多防禦大炮。但俄軍徹夜修復,很快便重新佈置好防禦。
英、法海軍正一籌莫展,突然來了三名自稱是從一艘捕鯨船上逃出來的美國人。幾位美國人告訴英軍指揮官說,進攻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軍港從陸上比從海上要容易得多,並主動透露給他們最近的行軍路線。英、法聯軍立即派出一支700人的陸戰隊登陸,準備突襲俄海軍基地。但那幾位“美國人”把他們引入了俄軍設下的伏擊圈。當他們撤回船上時,已經傷亡過半。英、法海軍的海、陸兩次進攻都沒能奏效,只好退回北美的溫哥華和舊金山整頓待命。
吃了敗仗的包令自然覺得臉面無光,他需要調集更多的軍艦來遠東教訓俄國佬,但令他頭痛的是在遠東他的陸軍很少,他不大認為光靠海軍就能解決問題,可是憑空又怎麼會多出一支陸軍來呢?
這天清早包令正在享用著早餐的時候,已經升任上海領事的密迪樂快步走了進來,低聲說道:“先生,西王到上海了……”
蕭雲貴的確到了上海,他在吳淞江畔,上海講武堂的軍用碼頭登岸,一刻也沒有停頓,直接趕往數里之外的講武學堂。
講武學堂在成立之後,蕭雲貴抽調了自己身邊大部分的親衛和軍官送到講武學堂訓練,而且以童營為基礎,成立了近衛青年軍。
講武學堂成立之初,蕭雲貴用他和洪韻兒親自編寫的軍事訓練大綱在進行訓練,隨後蕭雲貴聘請了一些普魯士、英國、法國、美國籍的退役軍人出任教官。講武學堂有第一批將近一千三百多名軍官和童營將士組成的在校生,他們將是接下來作為第一批軍官充實到陸續趕來上海整編的西殿太平軍中。
上海講武堂分步兵、炮兵、騎兵、工兵、輜重五種兵科。根據學生特長,分甲、乙班入堂後重點學習軍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