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太平血 !
乙卯年七月下旬,天津城東南百里之外海河入海口處。此處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便是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寒稱的大沽口了。明永樂二年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清道光二十年直隸總督納爾經額,增建大沽南北炮臺、炮位,置大炮三十餘尊,防兵兩千餘人。
乙卯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江南大地還陷於滿清和太平的廝殺之時,廣西、廣東又接連發生了法國傳教士被殺和尼桑號事件,使得原本就錯綜複雜的形勢變得更加不可預計。這兩個事件直接導致原本出現回暖的滿清對外關係又陷入了危機之中,英法強硬的態度和一開始葉名琛敷衍的應對,導致了英國艦隊轟擊廣州城的事件發生。
戰爭的陰雲籠罩著廣東,就在始作俑者蕭雲貴和洪韻兒彈冠相慶之時,滿清對外一向傲慢自大的態度忽然發生了轉變,咸豐下旨由監國親王恭親王奕?在大沽口主持與英法的談判。
與英法重開談判,英法兩國聯合艦隊便撤了廣州之圍,護送使節團北上,同時也是在炫耀武力。清廷指派僧格林沁部將史榮椿出任大沽總兵,統重兵駐紮津沽,督辦防務,設防大沽,建炮臺五座,共置大炮六十四尊,以威、鎮、海、門、高五字分號排列,並設防兵兩萬餘人,籌建大沽水師,在水底植叢樁以禦敵船。
大沽海面上,英法聯軍艦隊十數艘海船在海面上靜靜的漂浮著,其中一艘包裹著鐵甲、船身上聳立著高高的煙囪的大船格外的醒目。這是英國遠東艦隊的旗艦“泰利亞”號巡洋艦,它是一艘蒸汽動力與風帆動力結合的新式鐵甲艦。排水量一千四百五十九噸,艦上配備了三十八門後裝線膛炮和一百三十六名乘員。在周圍的風帆戰艦面前,它那暗灰色的龐大身軀顯得是如此的耀眼。
大英帝國駐華公使兼任第三任香港總督的約翰包令站在船頭,巨大的米字旗下,他削瘦的臉龐上,一雙深邃的藍色眼睛遠遠的眺望著大沽的各座炮臺,高眉骨寬額頭金髮灰眸,臉上鬍鬚颳得淨盡,他穿著一件雪白的襯衫,喉結處打著一隻黑緞蝴蝶結。看上去十分精幹。
他身後筆直的站了一名英國海軍少將,卻是英國分艦隊提督費爾特伍德裴洛,他三十多歲,中等身量,濃重的海獅鬍鬚梳得一絲不苟。穿著一身筆挺的藍色斜紋布海軍服,皮帶左側掛著一柄短劍。劍柄嵌著一顆翠森森的綠寶石。停泊在大沽口的英法艦隊只是格蘭特麾下的一支分艦隊。原本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