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太平血 !
咸豐皇帝去世後便改稱大行皇帝,清廷喪葬儀式非常隆重,主要包括小殮、大殮、停靈、移陵、出殯、入葬。小殮,在皇帝去世當天舉行,為大行皇帝穿衣戴帽,同時皇子、皇孫要穿孝,並剪去一綹頭髮,表示哀悼、女眷要摘掉一切飾物,官員要摘去帽上的紅纓。大殮,在小殮之後第二天舉行,將大行皇帝太入梓宮(皇帝的棺材)。大殮當天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要來瞻仰皇帝的遺容。停靈,大殮之後要將皇帝梓宮停放在乾清宮正殿,供祭祀,同時頒佈遺召,舉國致哀,二十七日天內不許演戲。
由於咸豐是在承德駕崩,因此小殮、大殮也都是在承德煙波致爽殿完成,隨後停靈十日,便即扶靈柩回京城。到得京城之後又在乾清宮停靈數日,供京城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祭祀,並頒佈遺詔。就在乾清宮停靈的這些天裡,杏貞聯合慈安、奕?以及京城的許多大臣發動政變,八大臣被迅速抓捕下獄,審結、處決也是極為的迅速。
到得肅順等人被處決的第三天上,咸豐才被到壽皇殿。移靈就是大行皇帝的靈柩在乾清宮停放一段時間後,要將皇帝的梓宮移至景山的壽皇殿或觀德殿,準備出殯。出殯,也要經過一些複雜的儀式,最後,將皇帝的梓宮入葬清東陵或清西陵,最後咸豐被葬在了東陵。
原本負責咸豐喪儀的是肅順,肅順被抓後便由奕?接任,這些日子奕?雖然極少去軍機處,但喪儀他還是辦得妥妥當當。隨著咸豐的喪儀辦完,接著便是小皇帝的登基大典。起初肅順等人擬定的新帝年號是祺祥,但隨著杏貞政變成功,杏貞便和慈安商議後改年號為同治。在宣佈遺詔那天由禮部官員擇定登基吉日,日子便是定在咸豐下葬後的第五日上。
十月初三日,兩宮攜載淳這個小孩在太和殿登基。當日慈安抱著載淳在前。杏貞在側,先到保和殿降輿,再到中和殿升座,各級官員行禮。行完禮後。官員們各就各位,禮部尚書再奏請即皇帝位。載淳在太和殿即皇帝位,這時按一般典禮規定,由中和韶樂樂隊演奏,但由於處在喪期,規定音樂設而不作,只在午門上鳴鐘鼓。
載淳即位後,階下鳴鞭三下,群臣依據口令行三跪九叩禮。在百官行禮時,音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最後要頒佈詔書,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儀式莊嚴而隆重。首先,文華殿大學士裕誠再將詔書捧出,交禮部尚書捧詔書至階下。交禮部司官放在雲盤內,由鑾儀衛的人擎執黃蓋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門,再鳴鞭,新帝還宮。文武百官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