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取來一隻西洋透明玻璃瓶子,內裡裝了些黑色的晶體,西王命人傳視諸人道:“這便是碘,寫作石旁典。於海藻中提煉……”
聽了西王的話,眾人才略略明白,此物乃是海藻中提煉的,又一人問道:“西王,但見這加碘食鹽如此做工精細,只怕造價不菲,尋常百姓也買不起。”
西王微微一笑說道:“本王已經購得西洋器械,置辦一座化工廠。專事生產碘等化工之物,咱們蘇褔省靠海,原料取之便宜,這碘還是提煉廉價的。加上本王請來的西洋學者將精鹽煉製之法改進,以機械代替人力,精鹽製作成本比手工粗鹽做法少三成。假如各位按本王之法重新投資建精鹽廠,所產加碘精鹽好處多多。而價格只是略高於傳統精鹽,相信銷路還是不錯的。”
眾鹽商大家甚是驚喜,開始議論紛紛,西王雙手虛押止住雜聲道:“但這精鹽之法始終是這位西洋學者發明。該當付些秘法之費給人家,不是麼?”
眾鹽商齊道:“該當如此。”國中自古家族秘製之法不外傳,就算能外傳也要買個好價錢,這點眾人倒是知道的。
而西王嘴角卻浮起一絲奸笑之意來,數月之前,靠著莫佳娜巴斯德的關係,蕭雲貴聯絡到了她的哥哥,還在法國里爾工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的路易斯巴斯德。根據洪韻兒這個歷史百事通的記憶,巴斯德這個時候還在為製作酒精的發酵問題苦惱,於是蕭雲貴寫了封長信,將發酵就是酵母的無氧呼吸並控制它們的生活條件,這是釀酒的關鍵環節等理論介紹了過去。蕭雲貴雖然是文科出身,但酵母菌的發酵作用還是常識,也知道一些。
這原本是巴斯德經過三年研究的成果就這樣反被蕭雲貴剽竊了,巴斯德得到這個理論的啟發,很快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加上妹妹來信說神奇的東方人說還有比細菌更微小的生物時,巴斯德就決定遠渡重洋到東方來看看,順便看望妹妹莫佳娜。
順利拐到巴斯德之後,蕭雲貴當請他加入李善蘭的科學研究院,他除了需要物理、數學方面的人才之外,化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科。
除了巴斯德之外,蕭雲貴還打起了門捷列夫、諾貝爾這些人的主意。門捷列夫現在還在俄國敖德薩中學當教師,而諾貝爾僅有二十多歲,還在美國艾利遜工程師的工場裡實習,請他們到上海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蕭雲貴和洪韻兒雖然文科出身,但洪韻兒還是記得元素週期表的,至於苦味酸炸藥什麼的,蕭雲貴還是記得大概的理論,相信用這些誘拐這些名人,還是有把握的,更何況請來上海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