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5/6頁)
言朝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ENE》能源期刊發表太陽能封面文章的當晚,研究員們就瘋了一批。
“威廉.邵?我眼花了嗎?”
“這個魔鬼,居然向太陽能伸手了,我先看看這是什麼研究……F*K!這是什麼研究?!”
“據說文章上的太陽能模型已經逼瘋了三家研究所的研究員,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想法?有的。建議你們直接聯絡威廉.邵,讓他順便公開一下建模程式程式碼,然後複製一份給我謝謝。”
提議一出,全網寂靜。
無數感慨於“威廉.邵又出現了”的能源研究員們,都不得不呵呵一聲,問道:“誰敢?”
沒人敢。
邵煉理不理是一回事,萬一對方毫不留情反問一句“這麼簡單都不會”?
就算得到了模型程式碼,也很想遠渡重洋和他打一架。
脾氣與才華不可兼得。
大家始終仰慕著天才的實力,卻對本人敬而遠之。
終於,在圈內熱議一整夜,眼見學術圈要成為瘋子圈的時候,有人站了出來。
太陽能研究協會,一位敢於挑大樑,召開討論會議的偉大組織。
它公開宣稱:邀請業內研究者,共同商討新型太陽能技術,並提供相應的幫助。
新型太陽能技術?
不用提具體內容,大家都知道是邵煉這一篇。
於是,研究者、教授、博士、實驗室負責人欣然前往。
剛落坐,就收穫了一份厚厚的介紹資料。
不是關於天才邵煉。
而是關於天才沈明洲。
對外界來說陌生的名字,隨便尋找懂中文的人,都能在中國的網站上尋找到大量公開資訊。
沈明洲,某個不知名論壇力薦元老級人物,擅長人工智慧、神經網路、程式演算法。
比起邵煉這樣十年不見的人,更像是主導了這個太陽能轉換技術模型的人。
因為,他在論壇上留下的痕跡,足夠證明他擁有寫出這個逼瘋了無數研究員模型的實力。
會議現場,所有人捧著沈明洲的資料,皺眉思考。
那些複雜的程式演算法,早已超過單純的太陽能技術範疇,向著更為深邃寬廣的計算機語言領域拓展。
不少人見到協會蒐集的資料,翻看著沈明洲字裡行間給別人的回覆,竟然產生了一種恍然大悟的受教感。
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