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天,魏忠賢陪朱由校在那條河上泛舟。
朱由校躺在船頭,魏忠賢搖著槳。不大的河道,兩岸花紅葉綠,亭臺樓閣不時閃過,風景很美。
朱由校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在路過岸邊的一樁建築時,引起了魏忠賢的好奇。
他曾多次陪皇上游覽花園,也曾多次在這兒划船,對河兩岸的景色,很是欣賞。覺得岸上建築的設計,很有特點。但是,也有部分建築不合人意。
不但對周邊景色起不到美化的作用,還把花園的美,拉低了一個層次。
其中最叫人不忍直視的是岸邊的一樁建築。
這座建築位於河的中段,如果船由北向南划行的話,它就位於左岸。它緊靠河邊,從岸上到河,有專門的臺階可以直達。
房屋兩邊長滿了垂柳。
它叫閱江樓,是這花園裡一棟最大的單體建築。高兩層,面水而建,闊五間,進深三間。由於它軀體龐大,在整個花園的建築中,很是顯眼。
它是整個花園建築群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不僅因為它的建築面積最大,而且它還是整個建築群內最古老的。
差不多有兩百年了。
它的建造年代,和它旁邊的河,差不多是同時期的兩大工程。
當年,為了緩解手下的思鄉情緒,成祖大帝挖了這條河。並且在河邊修建了這座樓,並且以河為江,給它起名閱江樓。
當時這兩項工程對成祖影響最大。
除了在河內組織各種活動外,還在這所樓內不定期舉行宴會。文武百官站在二樓城牆的圍欄下,看河裡表演,並飲酒作樂。既緩解了南方人思鄉的情緒,又穩定了人心。
時過境遷,隨著大明朝政權的穩固,人們把留在京城做官當成了一種榮耀。朝廷再也不用為取悅南方人而在這小小的河裡,舉行龍舟賽了,閱江樓也不再舉行宴會了。它們失去了往日的熱鬧,而逐漸被人忘卻。
加之後來的帝王,又根據自己的所好,在花園裡增建了一個個的亭臺樓閣,既精美又時尚。新舊一對比,把這個舊建築襯托得既顯臃腫又陳舊,別說人遊玩了,人躲之唯恐不及。
最後只有關門大吉,時間一長,因缺少維修,就變成了一所危樓。
魏忠賢每次從河裡走過,都會對這個建築瞄上幾眼。
他認為,這所當年風光無限的建築,已落伍於時代。歲月的流逝,就是一個去舊迎新的過程。舊的東西,註定要被淘汰掉,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