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故事不錯,”於虎讚道。“看起來這兩座山,離臥虎山也就十來里路,臥龍山看著要遠一些”
“遠得多哩。你在這兒看東邊的臥龍山,墨黑墨黑的,地角連線著天際。俗話說看山累死馬,那山看起來不遠,七八十里路是有的。這還是直線距離,要是七拐八拐,一百里都不止,足足夠你走上一天,能從早走到晚。”
“比起臥虎山來,兩座山誰更大。”
“當然是臥龍山啦,它可比臥虎山大多了。從山西邊走到東邊,得走十幾天,幾百裡跨度,北邊和草原連在一起了。”
“嘿,這山真夠大,這麼大的山,裡面一定野貨不少。”
老柳搖搖頭,“沒去過,聽人說裡面野貨是不少。”
“一直沒去過?僅僅是因為離的遠嗎?”
“也不僅僅是遠,是那座山不太吉靜。民間有這麼個傳言,說是黑龍在那兒修行後,就把此山視為自已的私有地盤了,特反感人們進山打憂他。如果誰不守他制訂的規矩,就會懲罰誰。輕則受到驅逐,重則會丟失生命。”
“有那麼嚴重嗎?”
“一點也不假。我小時候,鄰居二叔和鄰村的幾個獵人,到黑龍山打獵,鄰村的幾個人都沒回來,說是被黑龍留下當差了。二叔逃了回來,但瘋了,一夫到晚地瘋跑,自言自語。直至一天跑到了趙王河裡,淹死了,才解脫了痛苦。”
“不知道這山上有啥可怕的東西,把人嚇成這樣?”於虎問道。
“不知道,二叔一直沒說。後來又有幾撥人在山上出了事,包括獵人和樵夫。從此之後,獵人不到山上打獵了,樵夫不去砍柴了,己成了慣例,與山上有多少貨沒啥關係了。”
“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那是。”
“你還記得鄰居二叔出事是啥時候的事嗎?”
“那時候我還小,也就十多歲的樣子。”
現在的老柳,也有五十多歲了,由此推斷,發生這事時,大概在三十六七年前。
在此之前,山上還是平靜的,是一個開放的世界,資源共享,並沒恐怖的事發生。
於虎聽後心頭一震。
“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還保持著對山的一種敬畏,從不到臥龍山去了?”
“差不多是這樣子吧。以前我做獵人的時候,這一帶十里八鄉的同夥,差不多我都認識,大家都抱同一個態度,堅決不去臥龍山。大家對那座山的恐懼,己深深植入骨髓,再沒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