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看看,他們去哪裡上學,怎麼上學。
這兩日盡顧著讀書沒有出門,走出來他們才發現,村裡回來了不少孩子,還有些年紀挺大的少年男女。跟著走出村外不久,他們就看見兩邊的稻田。白天裡看得更清楚,果然是極為高產。
他們將稻種帶回去,其實還沒有安排人去種。因為匆匆一趟,很多事情還沒弄明白。回去之後知道這來回一趟,時間並不流逝,自然就不急了。且先待一段時間,看看這高產的稻種可有什麼說法,最好多買些回去當種子。畢竟光靠他們帶回去的那一點,想推廣種植就得等了。
“朕要是有這樣的種子,一年積累就有數年之功,也不用聽那些人羅嗦什麼國用不足了!”看著這樣的稻田,劉徹若不是身邊有秦始皇杵在那,依他本性就要大笑大叫宴飲歡慶一番了。
就這樣他也實在深沉不起來,狠狠揮了一下拳頭。
李世民比他們看得還多些,在田裡比劃了一下,出來同樣比劃著說:“這稻好像矮一些,又壯一些。晚上看不清,倒是沒注意。”
“矮?”嬴政看他手往下比劃,聽懂了他的意思,不過不太明白他提到水稻矮是為什麼。
“風大的時候矮一點不容易倒。”李世民作出風過倒伏的樣子,還配合著用嘴呼呼吹風,認真地說。
他原也不懂,還是跟母親去自家莊子時聽下僕們講的。是誰說的他都忘了,說的也不是水稻,而是小麥。就聽對方說家裡種地,往往小麥要熟時起了大風,就全倒了,幾乎絕收,那樣的年景可不好過。然後對方隨口說了一句,就剩了幾株矮杆的還挺著,要是都生得這麼矮就好了。
這回看了比他印象裡矮一截的水稻,他立刻想起來這話了,水稻和小麥的道理應該差不多吧。
“咦,那麥矮一些是不是也不容易倒?”
李世民說的話另兩人不完全能懂,只猜出他在說水稻矮一點不易倒伏,卻不想他這個經驗本來就是從小麥來的。
劉徹興奮地說,“這裡也沒見人種粟麥,若也是這麼高的收成,我定是要帶種子回去的。”
當然,現在稻種也要帶。嬴政同樣點了點頭,他那時氣候比劉徹時更溫暖一些,能種水稻的地方更多。這麼高的收成,他都考慮把有些地方的粟給改成種稻了。再挖一條鄭國渠引水都可以,真能大面積引種的話,實是太值了。
第12章 學校
這一耽擱,結伴去上學的孩子們都走遠了,嬴政又深深看了眼沒成熟的水稻,轉頭向他們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