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死裡逃生 (第2/4頁)
秋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頃,追趕而來的一隊匈奴兵看見了岔道左前方賓士中的棗紅馬,繼續攆了過去。
“有他們受的。”老夫在林木縫隙看匈奴騎兵遠了,又對還未緩過神來的公孫袤說:“走,娃,咱們回去。”
當匈奴騎兵追到蕭關,遠遠看見關隘坡下的草地上,那匹棗紅馬悠然地在路邊吃草,感到疑惑。
城樓上,一溜隱藏的漢軍士兵拉弓瞄準。瞬間,關隘上羽箭呼嘯而來。
衝在前面的匈奴騎兵中矢,從馬背跌落,後面的騎兵用彎月刀左右橫擋。一個匈奴騎士見勢不妙,調轉馬頭想逃離,被追上來飛箭射進後背,慘叫落馬。
又一排漢軍羽箭射來……
最終,一個受傷的匈奴騎士伏在馬背上僥倖得以逃離。
不知是這位逃脫的騎士報得信,還是匈奴早有進攻的準備,數天後,數十萬匈奴鐵騎南下。
面對黑壓壓賓士而來的胡人鐵騎,駐守蕭關計程車兵驚恐萬分。雷暴般的蹄聲像潮水一樣湧來,煙塵滾滾。頓時關隘上下,飛翔的羽箭在空中交錯、碰撞。
蕭關對都城長安來說尤為重要,朝廷派重兵把守,一旦關隘淪陷,關中平原將徹底袒露在敵人的鐵騎下,任其肆意橫行,無所畏懼。之所以長安為中心的那塊地域被稱作關中,包括渭河衝擊平原及其兩側的黃土臺塬和南部的秦嶺北坡,乃至北部的低山丘陵、西部的隴山山地,是一個南、北、西三面環山,向東敞開的河谷平原盆地。四周分佈有四大關口:東為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就是防禦遊牧民族的蕭關。朝廷為防外敵入侵,往往在許多關隘和軍事重鎮由威震一方的將領統兵駐紮,但兵員數額不是太多,一般情況下主要就是防禦,只要堅守數天,援軍會及時趕到。
可此次蕭關未能等來援軍,由於寡不敵眾,實力太過懸殊,關城失陷,城內外屍橫遍野,烽煙飄蕩。
蕭關被攻克,鎮守關隘的將士全部陣亡,關中北大門頓開。匈奴騎兵長驅直入,直逼雍城。頓時,大漢朝野陷入恐慌之中……
路邊、田野,屍首遍地。一個死去的女孩睜著不屈的眼睛,旁邊是一朵野菊在冷風裡搖曳。
匈奴兵嘶吼著,揮舞彎月刀奮勇向前。
馬蹄聲碎,燃燒的一座又一座城池火光熊熊……
公孫袤可謂是死裡逃生,是他父親用血肉之軀擋住了匈奴騎士的利刃,贏得生機。
此時在山腳下,夜色裡一堆燃燒的柴火噼啪作響。一孔窯洞外,公孫袤坐在火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