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破綻的地方下手,刀刀見血,每斬殺一人便狂妄大笑。
蘭宇也一樣,初生牛犢不怕虎,勇猛頑強,毫不退縮。在搏殺中臉上被噴濺了血,他手一抹,反倒讓敵人膽寒。
休屠王和渾邪王兩位王爺風采不遜年輕人,一馬當先雙線突擊成功,烏孫、樓蘭聯軍缺口被開啟,陣線被突破,再加上漠北軍和折蘭王所率領的軍士擔當的左右兩翼的進攻與阻擊,拼死頂住壓力,在中央開花的意圖充分實現後,戰場的局勢瞬間逆轉。烏孫聯軍三面受敵,開始招架不住了,其首領感知到這場戰爭註定要失敗,遂下令全部軍隊逃亡。
但遲了,匈奴軍發起全線追擊。
在過去冷兵器時代,那時候畢竟兵力稀少,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儲存實力,為下次戰爭做準備。鑑於此,這個時候戰場的最高首領就要體現出智慧來,撤兵早了,得不償失,若撤退遲了,就會被圍殲,往往在好與不好的結果出現之前,戰地指揮員的判斷尤為重要,不能當機立斷就會反受其害,註定會失敗。所以,古代戰場上很多人並不是死在了短兵交接中,傷亡大多都是出現在潰敗追殺的過程中。
“他們跑不了!”休屠王信心滿滿。
在另一路齊頭並進中的渾邪王也發出了乘勝追擊的命令。
烏孫軍頓時鳥獸散,四處奔逃。
按以往軍士們因為打仗過於勞累了,有的時候也有窮寇莫追的道理。但匈奴軍此次下決心要把烏孫人從現有的地盤趕出去,就想當年征戰月氏人一樣,省得他們緩過勁來了又開始騷擾、進犯、掠奪,甚至索要財產、地域。匈奴軍絕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追擊中直接消滅了敵軍的指揮機關,並且不費多少力氣就渡過了籍端水,前方呈現的是更廣闊的戈壁和沙漠,烏孫聯軍逃得無影無蹤。至此,一場實力相當的大決戰以匈奴人的勝利而暫且收兵。
太陽將落,颳起大風,沙石瀰漫。
黑戈壁上,匈奴士兵用駱駝刺燃起了篝火。
天放亮,無邊無際的戈壁灘,紅柳、駱駝草顯現出一抹綠色。奇形怪狀、錯落有致的雅丹地貌猶如魔鬼,猙獰不堪。
與此同時,就在匈奴、烏孫兩軍鏖戰正酣,刀來槍往,喊殺震天的時候,一支誰也不知來路的部隊自西向東而來,也稀裡糊塗加入了這場紛爭中。
這是羅馬軍團,幾個月前從遙遠的中東一路征戰而來。這支隊伍史書上沒有細緻的記載,直到兩千多年後,史學家和愛好歷史的仁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甚至有關方面在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