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漢華章(62) (第2/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邑,倒不是說他的學問就一定比郅都好了,只不過他是中山王的太傅,這個身份放著就能壓秤,另外還有大儒韓嬰能夠鎮住場子,這兩座大山放著擇才應當不會出問題。
郅都點點頭表示明白,然後他聯想到先前瞿邑說的話,臉頓時一黑,他陪著入京自然意味著小國王的入朝禮儀就應當由他教授。
瞿邑視線從他面上掃過,於其神色讀出了他的心思,便見他忽而從袖中掏出了一把不知從哪兒來的羽毛扇,悠悠閒閒地扇了兩下風,言道:“丞相不必擔心,此為某之責也,只是,殿下接下來既要習禮,國事……便要丞相多多費心了。”
語畢,酒足飯飽的瞿邑起身告辭,徒留只喝了幾杯酒卻覺得腹中沉沉的郅都在原地抽嘴角。
這,這人心這麼黑,還護短,以後簡直不能愉快地做同僚啦!
小國王當天下午就被提溜過去學習諸侯朝見禮儀,當然,劉彘也一同跟著學,到時候膠東國的兩千石官員會和中山國一同西進。既然是正式入京朝見,即便劉小豬再小,也該知道大概禮儀和過程,這時候失儀可丟的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劉啟的面子。
是以兄弟二人都被太傅好好操練了一番,包括禮姿、禮制都要學。
兩個小少年本就有基礎底子在,又已開始習武,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加強,在這方面倒是不算太難。難的是親族關係的譜系,太傅居然讓他們全部背下來,不光光是名字,還有性格、人生履歷,黑點、亮點都要知曉。
對此,太傅表示這是為了防止小皇子在見到對方時候打嘴炮沒法子攻擊別人。
沒錯,雖然都是藩王,但是夏安然、劉彘是皇子藩王,和以他們叔伯為主的皇叔藩王是天然對立的。
這種對立情緒並不放在表面上,作為皇叔他們自然也不會來刻意為難小輩,但是這不意味著那些太子們不會來找碴。
封國地方就那麼小,景帝又一直致力於削藩,削下來的藩去了哪裡?都在他兒子手裡。
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兩方關係怎麼可能好,大家天然資源對立啊。而且雙方的對立也是景帝所想要看到的。
既然已經封王,那麼就不會有人去思考劉彘和劉勝兄弟倆才幾歲,封王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帝王認可你有管理一地的才學和能耐,哪怕劉彘只有六歲,如果他被欺負了別人也不會丟臉。
……當然,真的會來欺負劉彘的應當也不多,畢竟道理是這樣沒錯,但是要真這麼幹還是需要厚臉皮的。
但是九皇子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