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帝國裂變(17) (第8/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件事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同時,他也將重點放在了清查製假器具是否還在,如果這些東西還留在中山國,極有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
而關於陳嬌這邊,郅都也已經和人聯絡上了,這件事的確是陳嬌起頭的。其實事情說起來也很簡單,發現這件事情陳嬌本人算是誤打誤撞,主要靠的還是張湯的敏銳。
陳嬌一行人在抵達北平縣之後,立刻就對當地進行了考察。
然而北平縣如同夏安然所說,它本身臨近邊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生活姿態都以防禦敵寇為主,民風較為彪悍。對於這位翁主到來,當地縣丞自是歡迎,但聽說她是來看看這裡有沒有建分校區時候均都顯露出為難之色。
理由很簡單,他們所在地區的特殊性就註定著在這裡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盧奴縣全不相同,首要一點就是這裡的男人還要承擔守衛城牆的任務,平日裡空閒時也多鍛鍊身體、操練兵械,幾乎每一月都會聚集起來進行軍陣的演練。而且漢朝還有兵役制度,北平縣距離邊關代郡的位置最近,所以他們這裡一般都是中山國舉國服兵役的重點關照區域。
南邊的經濟發達,而且距離代郡確實足夠遠,要去代郡邊境服役三天自然不合算,他們那邊負責花錢,而北平縣的男人們則替代這些人去服兵役,順便還能賺錢,所以北平縣漢子們的勞動力其實是處於不足狀態的。
男人的數量不足,自然要由女人小孩和老人頂上。事實上,若非是這幾年北平縣處於漢匈貿易的前沿,可以購買到更為廉價的草原牛作為耕種力,這裡的女人早就不堪重負了。
如今中山國基礎農具大體全數更新為鐵製農具,收割器具、脫粒器具普及到鄉,這大大減輕了女人們的負擔。
但如今情況雖然比之前稍稍好了一些,可要說有每天一兩個小時的空閒時間去學堂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北平縣的佈局也不如盧奴縣那麼規整,基本找不到人流最方便聚集的地方。
縣丞也非常遺憾,如果可以他當然也希望自己治下百姓能夠得到教育,但如果情況不說清楚,到時候翁主開了學舍,一個娘子也沒有來報名的,情況更為嚴重。他總不能強制性讓女人放下手中工作來充場面吧?
哪知道陳嬌思考了片刻後還是打算試試,她骨子裡就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
而且辦法是人想的,大不了這裡的教學時間改成傍晚,天氣暗了女人們總不用做農活了吧?
懷抱如此天真的想法,她派人僱傭了走卒幫她去做調查報告,哪知道調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