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帝國裂變(21) (第6/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沒有開始裝飾的戲臺。
傀儡戲是去歲中山國過年時候傳入中山國的。藝人們看中了中山國數日宵禁的巨大市場和人流,從自己的家鄉跑到了這兒,並且成功靠著自己的表演在中山國一炮而紅,在那之後,他們受到中山國國主的邀請暫且留了下來。
年輕的國王為他們的表演提供了許多有用建議,並且慷慨地出資供他們搭起舞臺,請匠人為他們重新設計木偶,為其化妝,並且穿上精美的服飾。重新包裝一番後,誰敢相信如今擁有一整套音樂班子的傀儡戲劇團曾經是隻能在鄉村白事上表演的節目?
改頭換面的傀儡戲班主捏著拳頭表示一定要在今年的年會上拔得頭籌。但攔在他們前面的問題卻很久沒有解決,那就是劇本。
秦漢時期的民間娛樂匱乏,尤其是經過秦朝數十年的領導,春秋戰國時期的娛樂被全面打壓,很多娛樂貴族老爺們可以享受但民間卻不被允許。
而任何藝術,脫離了群眾基礎都會帶來沒落的結果。
後來又經歷長時間的戰亂,娛樂幾乎全線凋零,最後剩下的也就是唱歌跳舞這類已經成為本能絕對不會忘記的娛樂方式了。
除此以外,還有百戲雜耍,但這類都不適合木偶戲這種表演形式。他們去年表演的節目是《英雄打虎》,前幾日人氣不錯,但故事過於簡單,等到後來幾天觀看的人數便越來越少。
可惜戲班主雖有改變之心,卻無改變之法。他們倒是聽說表演一下諸子百家的故事很受歡迎,但問題是這裡的人除了班主,別的人均都大字不識,而班主也就是識字罷了,諸子百家還是過於為難他了。
而就在這些人為了如何在今年的表演穩定下人氣,不要辜負了信任和期待他們表現的殿下時,小國王忽然送來了一個劇本。
這是一個由中山國的小說家們編纂,名為《蛺蝶》的故事,目前只寫了前頭幾集,說的是一個好學的娘子因為所在當地沒有女子學舍,便女扮男裝離家入學的故事。
小說家也是諸子百家之一,他們時常遊走在民間,收集民間故事,然後將之編纂成書。但因為他們的工作愛好和主流社會有一定的背離,非但沒有教書育人之道,反而因為其所講的故事多為志怪、神異故事,容易迷人心智,所以被封為了下九流的行當。
當這些小說家被農家的人帶回來之後,夏安然就一直在考慮要怎麼使用這份資源。
西漢王朝和秦皇朝不同,因為長期的休養生息以及農耕實力的進步,西漢王朝逐漸出現了資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