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帝國裂變(31)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匈奴使者在離開匈奴王庭後被人領著一路南下。
匈奴王庭位置不定,每次都是漢人持節走上一段路隨便碰上個匈奴騎兵然後讓人帶到王庭,回去時候自然也一樣,有王庭派遣隊伍將他們一路送到漢匈邊境線。
這一點上大漢對匈奴使團也一樣,倒不是出於什麼客氣,主要是怕對方在自己地盤出事被人找了藉口。
使節團出事可是嚴重外交問題,一個不好就能打起來的那種。
尤其這次漢人過來是表達抗議的,若是處理不好就是戰火重燃,匈奴這邊自然更加慎重。軍臣單于親筆寫了書信請使節帶回,他表示自己一定會嚴肅追查此事,請大漢的皇帝看在彼此友好多年的份上,不要停止漢匈貿易。
大漢開啟漢匈貿易至今快有六年,匈奴雖然不至於說資源完全依靠大漢,但確實有傾斜和依賴。對於匈人而言,漢國距離他們更近,而且東西更加的珍貴和精美。
農耕文明產出的小巧又精緻的美感深深吸引著草原上的人,不僅僅是匈人,還有西邊的各國,採買來的大漢貨物轉手一買就是八九倍的利潤。
而且旁的不說,大草原如今最離不開的就是鹽和糖,還有漢人的一種叫做藥糖的東西。
鹽帶來力量,糖帶來幸福,藥糖帶來的則是健康。
哪怕是就為了這三樣東西,匈奴和大漢之間都必須保持友好。
護送大漢使者歸國的是一位匈奴本部的當戶,這位當戶在臨行之前得到了匈奴單于的親自接見,大單于要求他一定要在漢使者歸國時候好好伺候小心看護,簡單的說就是一定不能再給他們留下把柄。
匈奴當戶也知道此舉的嚴重性,自然不敢大意,沿途上幾乎是有問必答。大漢的使者也並沒有問他敏感話題,反而是對於匈奴的特產以及生活習俗比較感興趣,這自然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沿途雙方在交流中關係突飛猛進,匈奴大當戶自覺完成了任務,他甚至還得到了大漢使者送給他的一個瓷制的扳指,這東西可以扣住弓弦並且防止放箭時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
遊牧民族也有類似的產物,不過是用獸皮製作的,匈奴當戶當即換下了自己的皮製扳指,套上了這個禮物以表示尊敬和喜愛。
此後二人一番閒聊,漢使者表示自己有些門路能夠生產這玩意,不知道大當戶有沒有興趣和他一起幹?大當戶自然不會拒絕。
他立刻介紹了自己的部落,表示他所在的部落有非常豐富的貿易經驗,一定能和使者強強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