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戰國風雲(45) (第1/5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秦國傳送正是文書抵達各大諸侯國後,周邊諸國一時間都陷入了一陣茫然之中。比起對於嬴稷居然真的死了的唏噓,他們更惱怒的是自己居然喪失了這次機會,秦王老賊果然奸猾,他臨死前都擺下了迷魂陣,護住了風雨飄搖間的秦國上下。
為何?
按照春秋戰國時代的規矩,別人家的國主死了還未入葬之前的這段時間是絕對不能進攻的,這是一個免戰期,如果誰在這個時候去進攻他國,那麼受到的必然是整個國際環境的譴責。
這種事情秦國就曾經幹過,代價非常慘重。
那時候還是春秋秦穆公時代,膨脹了的穆公當年不聽百里奚蹇叔的勸諫,硬是要發兵偷取鄭國,結果大軍半路上遇到了鄭國的販牛人弦高。弦高正面秦軍臨危不懼,稱自己是鄭國使者,奉鄭國國王之命前來送十二頭牛犒勞秦軍。
秦國的將領本是為了偷襲而來,聞言以為自己偷襲的目的暴露了,便沒有再繼續前進。但大軍出行寸功未進著實丟臉,於是順手滅了鄭國邊上的小城滑城。
然而,當時滑城正是晉國屬國的邊邑,這其實本來也沒什麼,秦晉兩國當時還處於蜜月期過去後的貌合神離,但總體來說還是和睦居多,回去道個歉也就過去了。
偏偏巧就巧在當時正是晉文公離世後還沒有入葬的發喪階段。當時的晉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晉襄公得知訊息後大怒,著喪服發兵攻打回程途中的秦軍。晉軍為哀兵士氣大漲,竟是將秦軍全殲,並且擄走了秦國的三個將領。
這一支軍隊是秦穆公後期花費了十數年培養出的精銳部隊,在之前為穆公立下了赫赫戰功,卻全都折在了這一場戰爭中。
此便是老子所言的:抗兵相若,哀者勝。
當然,秦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證明了這一鐵律之外,也給其餘諸侯國提了個醒,這種不厚道的事情真不能幹。
坦白說這事秦國幹了別人也就翻翻白眼,但若是東方五國幹了那絕對要被自己國內的人給噴死。
秦楚蠻夷之地,幹什麼都不讓人吃驚,但是我們就不行了,否則哪裡有臉去說自己是禮儀之邦?
如此,遺憾歸遺憾,但各國在得到訊息後也得派使者前去吊祠。
這也是春秋時代的規矩,哪怕前一秒還在打生打死,但別國國王的喪禮卻還是一定要去參加,這是對自己對手的尊重,也是邦交禮儀。如果誰真的不去了,那麼毫無疑問便是和這國徹底交惡了。
但是參加這一禮儀的團隊數量以及所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