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戰國風雲(53) (第1/6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蜀郡氣候溫暖溼潤,河流眾多,土壤肥沃,在這塊土地上只要播種就都能有收穫,正是因此,數十年前秦國的將軍司馬錯才能力壓縱橫家張儀,勸說秦王嬴駟先攻蜀國,當時,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將蜀國培育成秦國的大後方。
只是蜀地雖好,卻有秦巴大山阻擋在前,而為了攻破秦巴大山的阻礙直插蜀國心臟,秦王當年還想了一個主意。
他準備了五頭石牛,告訴蜀國使者此石牛極其珍貴,因為它能產黃金,是為祥瑞。而為了表現兩國之間的友誼,秦王忍痛將五頭石牛並一干美女送給了蜀王。
石牛笨重難走,為了迎接石牛蜀王派五位力士開山鑿路,修建了一條從漢中到四川的棧道迎石牛入蜀,
然而棧道修建完成,蜀國國王迎來的不是祥瑞,而是秦國的數萬大軍。最後蜀國滅亡,但蜀國人開鑿的道路留了下來,此便為金牛道。
為了加強對蜀地的管制,也為了能夠將蜀地豐饒的物產運出,秦王在那之後花費十年時間修建褒斜道連通金牛道,可以直入蜀地。
除了金牛道、褒斜道這一條道路外,秦國還派人重修周王朝時候就開鑿的故道,也就是破舊不堪道路崎嶇的陳倉道。雖然至蜀中依然只有一條金牛道能走,但如此便可將蜀郡來的物資進行初步分流,不至於在褒斜道上發生堵塞。
糧草往西道走,存到咸陽的西部糧倉——也就是在後世有著一個著名典故的陳倉,商品則是往東側走,經褒斜道入眉縣,再入咸陽。
但等李冰抵達蜀郡之後,發現對於咸陽來說,道路的確是夠了,但是對於蜀地來說,單單一根金牛道輻射範圍十分具有侷限性。其僅僅覆蓋了蜀郡靠西側的之地,東部還有大片區域不通交通。
他的小友曾經說過,要致富,必修路。
因此李冰在這一年便於大巴之地多番奔走,聯絡當地士紳豪族土人首領請他們幫忙一起連同漢中和大巴的交通主幹道。
作為蜀郡太守,李冰在任地有一定的自主權,但是他也很清楚,修建棧道這類耗力頗大的事情在如今秦王是不會允許的,所以他只能另闢蹊徑。若是不徵發民役而僅僅是在當地牽線他自然也就不用打報告了。
但修建棧道耗時耗力,要說服本地人答應這事確實不容易,若非李冰在蜀郡當地頗為人們信賴和尊敬,他這種不掏錢就想借人的行為是一定會被人打出去的。
而能夠讓李冰至今為止還未被人趕出去的還有一個理由,那便是他可以創造的利潤,這也是李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