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戰國風雲(24) (第2/6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言談舉止皆有盲點,只有觀察他的做事風格,遇到困難後如何解決,遇到成功後如何表現等等,才能給一個獨立的個體定下判定。
所以,這次獨立在外,也是呂不韋對兒子的一份考驗。
在呂安這邊看來,兩家家眷都會停留在野王城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家裡的兩個成年男人會在生死線上掙扎,完全顧不了家裡的情況,一切問題都要靠呂安來解決。
所謂的首要問題就是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關鍵時刻可能還要做好撒腿就跑的準備以及回頭救援的準備——這是呂安自己判斷的。
因為無法確定呂不韋和異人什麼時候才能給他們提供經濟援助,所以呂安必須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努力撐得足夠久。
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節流是沒有用的。
呂安一直有個奇怪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也是呂不韋所讚賞的,那便是——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用出來的。
在很多時候,呂不韋都對自己兒子在金錢上的魄力自愧不如。孩子天生有欲,按照呂安先生荀卿的觀點,學習的過程就是教授人壓抑住人之本性的過程。
也因為孩子通常不會有更多的複雜想法,表現出來便是極為護食。然而,呂安在極其幼小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小錢袋子交給父親,“入股”父親的投資計劃,然後賺到的利潤還會參與到別的“投資”計劃中。
除了極少一部分的零花錢之外,呂安的資金幾乎都遊走在呂不韋的各個專案中。
呂家並非商業家族,呂不韋經商全靠本能以及自己年少時候遊學結下的人脈以及觀察思考所得,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卻比他更有天分,尤其面對金錢方面。
投資自然有盈有虧,呂安在盈虧方面非常想得開,盈利不貪觸之即走,虧損不餒重頭再來,很有幾分“錢財於我如浮雲”的灑脫感。但是兒子對於很多方面的執著也讓呂不韋有些頗為不解。
——譬如兒子特別喜歡採買土地。
在秦國不少土地就是呂安說服他圈下來的,他還格外喜歡挑選看起來貧瘠的地方,不過一年有餘,他手上就已經積累了小小一疊各國地契,只不過因為都是挑選的貧窮地方,所以並不打眼。
對於丈夫和兒子的決定,呂夫人很少會反對,就連這次呂不韋做主讓呂安全權負責他們這兒的情況也一樣。
她只是抿嘴笑笑,溫溫柔柔地答應了。
當然,呂安也很清楚如果他真的將局面玩崩的時候,母親一定會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