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刺果子的溫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容易出了個能夠統帥三軍的“明白人”將領,可不能因為這點事被孫權冷落了。
陸遜看著朱桓誠摯的雙眼也只能無奈的嘆息,然後收拾行囊帶著親衛返回武昌。
實在是不想吐槽自家這個主公了。
此時東吳的都城還是在建業,但是有小道訊息,據說孫權這次要在武昌稱帝后,直接定都武昌……
世界毀滅吧。
陸遜很鬱悶,這件事同樣槽點滿滿,但就像朱桓說的那樣,孫權認定的事情,勸也沒什麼用,孫權就會砍個桌角,然後再來一句,再勸寡人者猶如此桌。
一張好好的四角桌子,這麼多年來在孫權的手裡楞是砍成了不規則的多邊形,孫權以後別配劍了,腰間別把斧子更符合他的氣質。
武昌距離前線可謂是相隔甚遠,陸遜在臨行之前特意去視察了一下東吳對曹魏的防線,無非是出於對東吳安危的重視和責任。不僅如此,陸遜還特別叮囑了一番前線的諸位將領,表示如果遇到任何問題或者困難,可以直接去找負責居中排程的朱桓將軍尋求幫助。同時也向他們保證,萬一魏兵來犯,只要能夠堅守陣地直到自己歸來,所有前線的將士們都會得到應有的賞賜和表彰。
然而事實上,陸遜此番離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受到了孫權的點名要求必須返回。
面對這樣的命令,陸遜實在無法推脫,只能遵命行事。
但他心中始終放心不下前線的戰事,於是想出一個辦法,讓朱桓裝作生病的樣子留在前線附近,以便代替自己管理和處理前線吳軍的防務事務。
儘管如此,陸遜內心深處仍然充滿著憂慮和不安,畢竟戰爭形勢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最終,陸遜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歸途,離開了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戰場……
關於孫權稱帝的事情,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這件事隨著往返於三國各地的商旅們口耳相傳,很快便傳揚開來,並最終傳到了葉倫那裡。
當他得知這個訊息時,不禁感到有些恍惚和意外。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孫權應該在明年才會稱帝。
那將是北伐的第二年,公元229年。而此時的孫權卻出人意料地提前了一年稱帝,這一變化讓葉倫意識到,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原有的歷史程序。
emmmm,好像也正常,要是穿越之前就是那樣,穿越之後還是那樣,那自己不是白來一趟了嗎?
當然,關於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