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收穫頗豐 (第2/3頁)
皇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配了住房,我們就繼續一件件搬進新家,日子漸漸紅火起來。
那時候日子雖苦雖累,但大家都實實在在過日子,心裡有奔頭,也就不覺得辛苦了。只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希望。
可人總是不知足,特別是老丁,得到上級認可後,他越來越忙,我這邊事業也蒸蒸日上,我們雖在同一廠,卻跟分居兩地沒兩樣。
女兒出生後基本是跟著她外婆,我們只有休息時去看看她,給她留點錢,平時的教育都顧不上。
幸運的是,孩子爭氣,考上了長吉最好的中學,明年就要參加預考,過了預考就能高考,我希望她能上個好大學,最好去南邊,去她爸爸曾經奮鬥過的地方看看。”
陳雲聽罷,心裡五味雜陳。他能感受到秦華梅並非無情人,只是情感內斂深厚,無論悲喜,都獨自承受。
這大概也是那個時代許多雙職工家庭的常態吧,那一代人為國家、為社會奉獻了青春,犧牲了家庭時光,無數家庭為了國家建設,忍受著聚少離多,將個人情感埋藏心底,齊心協力推動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代又一代人的無私奉獻,後來的國家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然挺立。
陳雲靜靜地傾聽著秦華梅的回憶,待她說完,緩緩問道:“那平時你們怎麼聯絡,是打電話還是寫信?”
“當然是寫信,電話多貴啊,哪捨得用。而且他字寫得好,我樂意看,就像欣賞藝術品一樣。”
“他給你寫的最長的信,有多少字?”
“情書嗎?字數不多,但情意綿綿。那是首詩,他第一次寫的,就寫在煙盒紙上,詩雖短,情卻長。
記得他把那首詩給我時,我心慌得像小鹿亂撞,現在想想,還覺得害羞呢。”
“你對他的筆跡熟悉嗎?”陳雲滿懷好奇,小心翼翼地問。
秦華梅聞言,彷彿被觸及了尊嚴底線:“那還用說,我可是他筆跡的頭號鑑定師,一眼就能認出來。”
陳雲隨即拿出遺書的影印件,隱去了開頭和中間部分,僅留下筆跡部分供秦華梅辨認。她眉頭緊鎖,反覆審視,最終猶豫道:“要說相似,確實有幾分相像,但要說是老丁親筆,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陳雲滿臉疑惑:“何以見得?”
“你知道那句詩嗎?‘庚信文章老更成’。你看的這些字跡,倒像是老丁年輕時的手筆,和他近年來的筆跡不太吻合。一個人的書法,往往隨著人生體驗和見識的增長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