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你也在這裡 (第1/3頁)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天府尹亦派了幾名官員前來道賀,府尹大人本欲親來,但公務繁忙只得作罷,於是派了手下的一些提學官和衙門裡的一干屬官前來站場子,畢竟應天書院是皇上御賜匾額的學府聖地,出了不少的人才,稍微表示一下關心還是必要的,說不準日後這其中便有相公在內,日後也許互有交集相互提攜也未可知。
幾名官員被請上場,講了一番道賀的話之後,接著便是主院山長出場收尾了。
熱烈的掌聲中,上前說話的正是那坐在中間大椅子上鬚眉皆白,面色紅潤的老者,曹敏介紹時稱之為戚翁。
蘇錦早就懷疑這老者是書院的頭兒,判斷的根據其實很簡單:這麼老還在書院裡邊待著,沒回家抱孫子,必定是個重要人物,而且看他的座次在最中央,顯然按照後世的說法,其他人是緊密團結在他周圍的。
那老者抱拳為禮,臉上刀砍斧削般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菊花兒,待臺下稍淨,開口道:“諸位學子,今日又是我應天書院進學之日,大宋各地亦有近兩百名青年才俊彙集於我書院之中,共讀聖賢之書,同議治國之道,老朽甚為欣慰。”
“諸位新來俊秀可能對本書院的來歷不甚了了,這裡老朽也不憚再給諸位介紹一番,本書院之前身名為睢陽學舍,若論歷史淵源可追溯至五代時期,後我大宋一統之後,宋州楊愨協鄙人先祖戚翁戚同文共同經營此學舍,太祖爺關切文治,我大宋朝又極為缺失經世之才,學舍得以繁榮發展,直至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庚辰,應天府民曹誠曹翁,以貲募工,就吾祖戚同文所居,造學舍百五十間,聚書千餘卷,博延生徒,講習甚盛。應天府上奏其事,皇上極為推崇嘉許,特詔賜匾額曰“應天府書院”,仍令應天府募職官提舉,又署誠府助教,並將本人從禮部侍郎之職調任本院主事,直至今日。”
蘇錦肅然起敬,大中祥符二年至今三十年過去了,眼前這個白眉白眼的老頭兒不僅是書院創始人戚同文的孫兒,身為朝廷禮部侍郎,卻專心大宋教育事業這麼多年,殊為不易。
“老朽戚舜賓,乃是先祖戚同文戚翁嫡孫,忝居主事山長三十年,實乃今生最得意之事,我應天書院學子亦是個個俊秀,三十年裡,老朽親眼所見從我書院走出之輔國良才不計其數,故工部侍郎許驤、侍御之宗度、度支員外郎郭承範、董循,右諫議大夫陳象輿,屯田郎中王勵,太常博士滕涉等均出自我書院之中,三十年間歷科舉十餘科,高中者以數百計,出狀元郎四人,探花郎九人,一甲進士數十名,其餘各甲舉人進士兩百餘人,尚有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