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各懷異心 (第3/5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他忙問道:"杜總兵,楊經略不是約定四路大軍三月九日會聚奴巢,合力攻城嗎?杜總兵如果三月五日便抵達奴巢,比預定時間早了三四天,如何使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杜松嘿嘿一笑,"楊經略一介書生,知道什麼兵事?他在朝鮮就被倭奴打得滿地找牙,如今又跑到建州來丟人現眼,我都替他臊得慌。
什麼分進合擊,純粹就是瞎胡鬧,道路遠近不同,有的崎嶇難行,有的一馬平川,對面的建奴兵將眾寡不同強弱不同,怎麼可能在同一個時間,到達同一個地點?
他以為是在科場作文寫字呢,想怎麼擺佈便怎麼擺佈。老奴要是個傻子就好了,摟著老婆孩子在炕上睡大覺,專等著我們四個去打他。"
王宣、趙夢麟哈哈大笑,"杜總兵,我們也想摟著努爾哈赤老婆睡覺。"
杜松罵道:"瞧你們這點出息,也不嫌努爾哈赤老婆太老了,你們啃得動嗎?“
熊廷弼問道:"杜總兵,你既然覺得四路合圍行不通,在瀋陽為什麼不說?"
杜松輕蔑一笑,"說了有用嗎?這個妙計,可是經略大人會同巡撫大人、巡按大人制定,然後報兵部尚書大人稽核,呈請皇爺批准了的,我一個武夫說得上話嗎?"
熊廷弼一時語塞,杜松說的也的確是實情。
自從土木堡之變後,五軍都督府基本廢掉了,原屬於五軍府的權力大部分轉移到了兵部。
兵部不僅掌握了馬匹、軍械的調配,而且掌握了將領的考核,將領想要得到升遷,首先必須兵部點頭。
武將地位驟降,文官地位猛升,就算是戚繼光、李成梁這樣的名將,也必須在朝中找一個有力的靠山。
總兵是武將的最高職銜,但必須聽命於巡撫或者經略。
文官們制定作戰方略,武將們負責執行。打贏了,是文官們指揮有方;打輸了,是武將們執行不力。不論多高的武將,總有文官壓一頭,既憋屈,又無奈。
熊廷弼也看出這種軍制的弊端,主張給總兵以戰場指揮權,巡撫、經略則負責錢糧籌集、軍械製造等後勤保障。
但是,他的這種主張一提出,便遭到了滿朝的抨擊,說他動搖國本,居心叵測。
可是話又說過來,杜松作為一軍主將,毫無全域性觀念,擅自行動,這也太離譜了。
李如柏一軍,所走的路線是離奴巢最近,路也是最平坦的,如今進展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