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分裂的明暗 (第6/21頁)
綾辻行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也不是。姨媽和蛭山都是被勒死的……作案手法相同,不是嗎?”
“因為是同一個兇手,作案手法才會相同。”
“——即便如此,望和和蛭山的‘情況完全不同”,對嗎?”我試著套她們的話。她們倆都用力地點點頭。
“因為望和姨媽是家族成員,而蛭山是傭人,是外人。”這是美魚的回答。
“而且姨媽和我們一樣,是受到特別祝福的人。蛭山是普通人。”美鳥接著說。
“所謂‘特別祝福’是指繼承了達麗婭夫人的‘不死之血’吧。總而言之,首先在這一點上,望和和蛭山是不同的,對嗎?”
“是的。”
“是的。不過,中也先生,你已經和我們一樣了……”
“那是因為我在‘宴會’上吃了‘達麗婭之肉’嗎?”
兩人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一起用力點點頭。
望和和蛭山不一樣——玄兒也說過類似的話。望和被害與蛭山被害,兩者意義不同。他好像是這麼說的。當時,我就對那種說法感到彆扭……是的,關鍵是這個。
並不僅僅是家族成員和傭人,親人和外人這個層次的問題。
在他們看來,蛭山和望和的生命分量原本就截然不同。一個是受到“達麗婭的祝福”的人,一個是沒有受到祝福的人。一個是不死的生命,另一個則並非不死的生命——正如玄兒所說,即便同為兇殺案,“內涵不同”。
我重新回想、比較浦登望和和蛭山丈男的死狀。
殺人手法確實相同。蛭山被褲帶勒死,望和被圍巾勒死。案發現場都在宅子的房間裡。兇手都是在沒有第三者目擊的地方行兇。但是……
一個是即使不動手,也早晚要死的蛭山;一個是如果不動手,就絕不會死——宅子裡的人相信這一點——的望和。
也可以用這樣的說法來比較兩個遇害者——蛭山只有短暫的未來,望和卻有無盡的未來。在某種意義上,那是兩條性質截然不同的生命……兇手卻用同樣的方法,奪走了他們的生命。
兇手究竟為何殺他們?兇手為何一定要殺他們?
借用玄兒的話來說,這是“藏在兇手內心深處的問題”。“在他人無法窺知的內心深處,隱藏著重大而實際的邪念”。我也這麼想。不過,重大而實際的……那到底是什麼樣的“邪念”?
“還是那個人可疑。”美鳥開口說道。
“對,還是那個人。”美魚附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