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拿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王成,領三艘艨艟,六艘走舸,沿海崖線南下,直抵呂宋,尋找張鋒所說的兩季稻(注:兩季稻的確是呂宋一帶傳入中原,但絕不是三國時期,且只能在氣候溫暖的南方種植,還有那時呂
宋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因為不是大船,經不起大風浪,如果入海太深,恐全軍覆滅。
擔當著曹操滿心希望的小船隊出行,沒個一。兩年是回不來的。甘寧為曹操訓練水軍,當青州也成為曹操囊中物時,就有了海岸線可以造海船。然後與高句麗貿易購進人參、貂皮等物,去扶
桑交換白銀,然後打通馬六峽海峽,就算是東吳發家之後也敵不過曹操的水軍實力。
歷史上包括曹操和呂布的軍隊,全都因為軍糧不夠而發生過吃人的悲劇,雖然如果是那時來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身為現代人穿越者的張鋒,是絕對不想親身經歷這種事的。順便說一下
,在曹軍中提出吃人肉,並把人肉醃製貯藏起來,叫做“人脯”的意義是程昱老頭提的。
而在船隊回來之前,就有必要做好一些基本的工作,使得這種當時看起來神奇無比的雙季稻至少在引渡回來之前不會餓死太多人。
張鋒親自帶著主管內政的荀氏叔侄,以及夏候元讓(大將軍元讓親自種稻,是史上有記載的,不知道是不是一隻眼的時候),規定了一系列關於種植方面的條文,明確說明穀物種植間距在一
尺到一尺半之間是最合理的。然後在每塊田之間挖了溝渠,從一些湖泊和內陸河邊裝上兩人踩的翻車引水,大大提高袞州的糧食產量。曹操一度想封張鋒為典家中郎將,後來因為考慮到他懂
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放在更有用的位置上而做罷。
一方面徐州糜家的實力發展,使得張村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整個曹氏集團的發展需求,由幾個曹氏主要人物帶頭,成立了一個合股公司,曹操任“董事長”,當然具體操作還是由張鋒推薦的張
村一干忠心耿耿的老人來執行,以冶金,釀酒,造紙為主業,輔以奢侈品的銷售。不管在什麼樣的亂世,總有一部分人還是有著花不完的錢。
而整個袞州,各個郡縣之間全修了全是石板的官道,兼以商用,凡過往商隊經過,以車輛數為收稅依據,雖然數額不高,但由於袞州和徐州是公認的兩個富庶之地,商隊天天都是絡繹不絕,
修路帶來的看似不起眼的小錢,以驚人的係數穩定增長,使出錢修路的幾個大股東,特別是曹家人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