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抵制霸凌,治癒青春 (第1/10頁)
漫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攸月明白喬微的意思, 可是她還是不甘心。
“為什麼?明明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不是嗎?”許攸月還是很傷心,有時候知道這個道理是一回事,但是能接受這個道理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從小和自己母親一起長大, 她對母親的感官是複雜的。
她一邊感激母親在離婚後獨自撫養她長大, 盡她所有的努力給自己更好的生活, 可是她有時候又覺得和母親相顧無言,覺得母親一點都不理解自己。
明明她和母親是最親近的人, 可最後難道她們要變成陌生人嗎?
“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 很多時候我們沒法強求。”喬微說道:“孩子總說父母不理解自己,可是父母不也總覺得孩子不理解他們嗎?”
“你改變不了父母的想法,父母也改變不了你的想法。”
“我們都互相改變不了,或者說我們改變不了其他任何人的想法。”
許攸月愣了一下:“那我們要怎麼辦?改變自己嗎?”
“可以求同存異,你們的相同之處就是彼此的愛意親情不變, 只要這點在,你們就永遠是一家人。”
“至於想法, 你可以選擇和其他人交流, 你可以在在朋友、愛人身上尋找認同感和精神寄託。”
“不然我們為什麼要交朋友?為什麼要戀愛結婚?這些都是我們在慢慢成人,和父母發生分歧後得到的最好的理解和幫助。”喬微說道:“人的一生有很長,一開始陪伴你的是父母, 之後是同學老師,再之後是戀人愛人,結婚生子後, 人又有了孩子,可是孩子還是會離開你, 重複你之前的故事。”
“陪伴一個人一生最親近的人有很多, 每個時期都不同, 這對應著我們在成長的不同時期所需要獲得的不同的精神寄託相對應。”喬微說道。
“當然除了人之外,你獲得認同感和精神寄託的最好方式就是多讀書。”喬微說道:“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再對父母的說法產生認同感,甚至會出現厭惡感的時候,是因為父母沒有辦法再給我們想要的指導意見,也就會產生所謂的不理解和不認同。”
“其實這種時候大部分還是受知識所限,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很少有人還會在從學校畢業後繼續讀書,她們中很多人只有初中學歷甚至更低,學歷限制了他們的眼界和思維。再加上他們又沒有跟上時代的變遷,和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的我們產生強烈的認知和思想衝突。”
“這一